政府将继续打击数字金融犯罪,包括非法在线贷款和网络欺诈。数字金融犯罪手段不断发展和复杂化,政府必须确保公众受到保护。
印度尼西亚的数字金融交易呈现出非常迅猛的发展,因为它们为消费者、社会和国内经济提供了各种便利和利益。然而,也有诸多问题出现导致民众,特别是数字素养薄弱的社区受到损失。
根据印度尼西亚央行(BI)的数据,电子货币交易的价值增长迅速,今年3月达到34兆盾,同比增长超过11%。数字银行交易的价值也同比增长了近10%,达到约4900兆盾。
数字化转型成功地增加了对社会各阶层的渗透和覆盖范围,从而鼓励了金融包容性的提高。然而,由于金融知识薄弱和监管不到位,引发的过度行为也持续增多。
通信和信息部长布迪•阿里•塞蒂亚迪(Budi Arie Setiadi)周一在雅加达的一次讨论中说:“数字生态系统的安全挑战越来越复杂。各种形式的数字犯罪,从网络欺诈到非法在线贷款继续发展并使用日益复杂的技术。”
通过教育和提高公众素养,对数字欺诈行为和风险的认识和预防意义重大。这是因为数字犯罪的作案方式也层出不穷,能够掩饰其运作模式,例如非法在线贷款已经让很多人付出惨重代价。
布迪还强调了跨部委和机构合作打击越来越高端的数字犯罪的重要性,例如推出允许公众举报用于欺诈的账号的 CekRekening.id门户网站。他说:“自推出以来,该门户网站已收到48.6万份金融欺诈受害者的举报。”
金融服务管理局(OJK)教育和消费者保护中心(PEPK)首席执行官弗里德里卡•维德雅萨里•德维(Friderica Widyasari Dewi)透露,非法投资造成的严重影响已使印尼人民损失超过100兆盾。他说:“许多非法实体打着合法的幌子,欺骗了许多民众,造成了重大损失。例如,通过自称是知名银行代表的电话或WhatsApp消息进行欺诈的案件。”
警察总部刑事侦查局(Karowassidik)局长伊万•库尼亚万(Iwan Kurniawan)补充说,这些非法实体大多数也在国外寻求支持,因此侦察起来更加复杂。
伊万说:“涉及跨国要素案件的披露需要与相关国家合作。尽管两国之间的法律可能有所不同,但仍可携手合作打击跨国犯罪。”
国家警察继续努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甚至不到24小时)关闭有害网站,以免更多民众受非法在线金融犯罪的损害。
我们希望政府和政策制定者必须能够创建一个完整、集成、有竞争力、能够保障社会利益的数字金融生态系统。
毋庸置疑,各种数字平台的出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模式。然而,由于数字素养水平较低,出现了民众向金融服务管理局(OJK)举报的各种案件,从个人身份识别号码(PIN)或一次性密码(OTP)的泄露,到高超复杂的金融犯罪,如黑客入侵和窃取个人数据。
我们希望提醒大家,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在于任何违规行为和犯罪行为都可以受到起诉和惩治。如果没有法律层面的规定,金融服务管理局很难处置包括非法金融科技在内的各种新型犯罪行为。因此,我们对金融服务管理局起草关于金融科技(Fintech)的立法倡议表示欢迎。
因此,我们请求国会对此需求做出反应,加快相关讨论,以便尽快完成让其尽快成为法律。考虑到数字交易的快速发展和其广泛的影响,这确实是一项极其必要的法律。该法律颁布后,继续在社会上自由流动的数字金融交易,须在正规合法和负责任可追溯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