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人打破“社会时钟” 拒绝按部就班 追寻内心热爱
-
受访专家: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心理系教授 汤永隆
生命时报记者高 阳
30岁重新高考、40岁转行或留学、50岁开始学习新语言……在社交网络上,许多人分享着自己人生的“逆社会时钟”故事。这些看起来“离经叛道”的做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理解,甚至推崇追随。
古有“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今有18岁上大学、22 岁毕业工作、30岁前结婚……多数人的人生轨迹一直提醒和指引我们:你要“按部就班”地生活。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或愿意遵循这样的路径。网友小张说起自己的情况,名校毕业、薪水不错,有份漂亮的履历,但每天疲惫的加班让她备感枯燥,尤其是在大病一场后,小张开始怀疑生活的意义。“ 我开始思考出国深造的可能性,换个专业方向,学些新东西。”然而,彼时已经31岁的她遭到亲人反对,在家人看来,结婚生子才是这个年龄的头等大事,这时离职出国损失太多。但小张有自己的坚持,在经济和心智上也足够独立,最后不顾旁人的反对,裸辞留学英国。两年过去了,重启的人生有困难也有纠结,但目前的她很满意:“ 如果当时不那么勇敢,我不会知道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
在某社交平台上,超7万人活跃在“逆社会时钟”小组,他们大多三四十岁,分享自己“逆行”的经历和思考。其中,很多人在“复读”“退学”“转行”“换专业”等人生抉择前焦虑迷茫;也有人在此诉说自己“从头再来”或“改道而行”的经历。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心理系教授汤永隆认为,伴随社会发展进步,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将向更高级的认知层次进化,“ 逆社会时钟”是人们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必然结果。
汤永隆介绍,社会时钟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伯尼斯·纽加藤在1976 年提出,描述个体生命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心理时钟,它由不同文化背景决定,反映了社会对我们的期望。简单来说,就是“到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比方说,18岁争取上个好大学,大学毕业找个好工作,30岁左右结婚生子、有车有房,四五十岁就要成为领导层等……社会时钟像一个标尺,统一丈量着每个人的生活节奏,必须随着时间推移打卡“任务清单”,或慢或迟,都容易让人陷入自责和焦虑。
可并非所有人的步调都能完美地踏在节点上。更多时候,有人会掉队,会落后,甚至偏离最初的方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脚本。”汤永隆说,人生是一场没有尽头的长跑,终点不是结婚、生子、升职等各种标杆,人们上场不是为了比别人跑得快,更不是为了把谁踢出跑道。顺也好,逆也罢,最重要的是找到独属于自己的时钟。“ 逆社会时钟”挣脱了年龄焦虑的桎梏,给人带来勇气、希望、自由的人生和理想的生活,这对一些处于迷茫中的人来说,是一种力量和动力,让人们看到“人生是一片旷野,不是轨道”。
想要建构自己的社会时钟,汤永隆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开始:一是调整内心秩序,不要看着别人在忙什么、获得了什么,自己就开始焦虑不安,要告诉自己“那是别人的生活,我有自己的步调,我的人生也值得期待”。 二是找到真正的兴趣和热爱。想一想自己擅长什么、可以学习什么,哪些事情是不考虑收益也愿意投入去做的,这些往往是你真正的兴趣点,或许可以在这些赛道发光发热。对于还没寻得所爱的,那就边走边看边摸索,行动起来。三是投入与尝试,如果有意开启新领域,一定要提前了解并和相关人员多接触、多了解、多尝试,看自己是否真的愿意放弃与重来。
汤永隆提醒,按自己的时钟去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社会时钟”虽然“死板”,但人们可以从中收获一份“安全感”。 一旦按下人生变轨键,则要面对诸多现实压力,这远不是空喊“勇敢做自己”就能改变的事情,需要每个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选择。而且,并不是一定要证明“我可以跳出”才是“勇敢”,也并不一定非得裸辞、出国才叫“逆时钟”。 正如作家三毛所说: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可以从当下一些小小的改变开始,学一项技能、培养一项爱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等,只要有勇气和热情,什么时候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