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央行:近四年来BI-FAST交易额突破25千万亿盾
-
印尼央行副行长Filianingsih Hendarta于2025年11月11日(周二)在雅加达Danantara大厦举行的2025年全国金融科技月(BFN)开幕式上发表致辞。
【本报讯】印度尼西亚银行(印尼央行,BI)数据显示,自2021年12月BI-FAST系统上线以来,截至2025年9月,该系统累计处理交易金额已超过25千万亿盾,交易笔数达到96.1亿笔。
印尼央行副行长Filianingsih Hendarta表示,这一成果体现了自《印尼支付系统蓝图(BSPI)2025》实施以来,印尼数字支付领域在过去几年中取得的显著进步。
Filianingsih于11月11日(周二)在雅加达举行的“2025年全国金融科技月(BFN)”开幕式上表示:“在过去六年中,我们可以看到印尼支付系统通过多项战略举措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此期间,我们推出了印尼标准二维码(QRIS)、BI-FAST、国家开放API支付标准(SNAP),并推动了政府及交通支付交易的电子化。”
她指出,支付系统参与者之间的互联互通不断加强,这反映在通过实施SNAP标准所促成的交易比例持续上升。
“使用SNAP标准的支付系统交易量占比已达93%,按名义金额计算的占比为83%。”她补充道。
此外,Filianingsih还介绍了QRIS的最新发展。截至2025年9月,QRIS交易笔数已达103.3亿笔,覆盖全国5800万用户及4100万商户。
她表示:“在这4100万商户中,绝大多数(超过90%)为中小微企业。QRIS的广泛应用也带动了金融普惠水平的提升。根据国家社会经济调查(Susenas)数据,印尼的金融普惠率已达75.02%。”
Filianingsih透露,QRIS仍在持续开发中,以便公众可进行跨境交易。目前,QRIS已与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的二维码系统实现互联。
近期,QRIS也已与日本的二维码(JPQR)对接,但目前仅限“出境使用”,即印尼民众在日本消费时可扫描JPQR进行支付。印尼央行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实现QRIS与中国的双向互联。
“我们希望在明年上半年之前,QRIS能够在韩国投入使用。这将再次凸显印尼在区域跨境支付一体化中的先锋地位。”Filianingsih说道。
印尼央行预计,到2030年,数字经济与金融交易(EKD)总量将达到1473亿笔,比2024年增长四倍。为应对这一趋势,印尼央行正根据《2030年印尼支付系统蓝图(BSPI 2030)》加强支付系统基础设施建设。
“这套基础设施的设计不仅是为了应对交易量的激增,更是为了提升风险管理的韧性,以防范欺诈与网络攻击风险。”她解释道。
Filianingsih警告说,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安全风险与网络犯罪的威胁日益严峻,欺诈与网络攻击的模式也愈发复杂。
“如今的攻击手法愈加多样,包括中间件攻击、账户盗用、合成身份、深度伪造、人工智能驱动攻击,以及针对公众的社会工程攻击等。”她指出。
因此,Filianingsih强调,欺诈与网络风险管理必须以全面且协作的方式展开。行业参与者需强化欺诈检测系统、实施强身份验证,并严格执行“了解你的商户”(KYM)与“了解你的客户”(KYC)原则。
与此同时,数字素养提升与消费者保护也必须持续推进,这不仅是监管机构的责任,也应成为行业与用户的共同责任。
“在这一背景下,《印尼央行2030年数字产品战略》(BSPI 2030)是《BSPI 2025》的延续。印尼央行致力于在扩大数字化应用的同时,不断强化风险管理。”Filianingsih总结道。(a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