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海事和渔业部(KKP)记录,自2025年3月24日至4月2日以来,印尼各地区的渔业出口额达1兆盾。KKP海洋和渔业产品质量检测和控制机构(BPPMHKP)负责人shartini称,该事情是证明了KKP承诺在开斋节长假期间继续进行渔业出口。
“根据2025年3月24日至4月2日之间记录,在32个省区持续不断进行渔业出口。”
她说,KKP质量机构遍布全省,拥有47个技术实施单位(UPT)。长假期间,水产品质量安全证书(SMKHP)颁发服务仍进行,因为鱼是印尼优势的非油气出口商品之一,其市场覆盖140个国家。
“在全球市场上,印尼优势渔业商品,其中是虾、金枪鱼-鲣鱼、鱿鱼和章鱼、螃蟹和海藻。”
她提供详细信息在开斋节假期的渔业出口目的国家,即澳大利亚、泰国、阿联酋、中国、德国、香港、印度、意大利、日本、马来西亚、卡塔尔、新加坡、美国、荷兰、东帝汶、越南、韩国、科威特、菲律宾、西班牙、法国、约旦、爱尔兰、波多黎各、津巴布韦和墨西哥。
她说明,在开斋节假期中,在数个质量机构技术实施单位工作区的各类水产品的出口活动,即北苏门答腊省录得413次出口(454万893公斤)、东努沙登加拉(NTT)录得18次出口(13,159公斤)、廖内群岛录得54次(22万7822公斤)、巴厘录得159次(31万2902公斤)、南苏拉威西录得131次(185万855公斤)、南加里曼丹录得19次(22,974公斤)、东爪哇录得133次(285万832公斤)、邦加勿里洞省录得11次(41,290公斤),和Papua Barat Daya省(通过Sorong)录得17次(46,047公斤)。
她声明,2025年3月24日至4月2日期间,全国渔业出口次数为2774次,总出口量2022万5966公斤或超过2万吨,预计出口额达1兆盾。
海事和渔业部长Sakti Wahyu Trenggono强调,目前,KKP聚焦于开展数种优质渔业商品,进行产品多样化,以及出口目的地国,将在全球市场成为领导者。除了生产之外,KKP也关注整个供应链的质量保证和食品安全,为了加强水产品竞争力,以致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竞争。(l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