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卢风琪
 
家长带孩子逛公园时,孩子看见一群小朋友玩得正开心,便热情地跑过去打招呼说:“我们一起玩吧。”没想到其他小朋友并不理会,或者直接拒绝了。自家孩子站在那里,场面十分尴尬。这种情况如何化解呢?
社交被拒在幼儿生活中其实很常见。3-5岁的孩子正处于“社会交往敏感期”,会经历从“以自我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发展阶段。3岁时,孩子离开“众星捧月”的家庭生活,来到幼儿园集体,找到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小伙伴,自发地形成一个团体。由此便产生了社交难题,尤其是在游戏时,团体成员彼此熟悉,有各自的分工和角色定位,当陌生的幼儿想加入时,他们就会下意识地排斥或拒绝。另外,这一阶段的幼儿缺乏社交规则意识和技巧,语言发展不成熟,交往方式简单“粗暴”,更容易产生交往矛盾甚至肢体冲突。当孩子外出社交被拒时,家长可分四步进行引导:
第一,抱抱孩子。家长可先观察孩子的反应,若他没有立刻表现出负面情绪和行为,可让他继续自己尝试处理。但如果情绪波动较大或者行为过激,家长应带孩子走到稍远的地方,蹲下来抱抱他,安抚情绪。
第二,引导表达。孩子情绪平复后,家长可先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表达理解;然后告诉孩子被别人拒绝是很正常的,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好。比如这些小朋友在游戏中已经有了自己的角色,如果新的小朋友来了,他们可能不知道怎么分配,所以才会拒绝。
第三,帮孩子想办法。再次询问孩子,是否还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如果他还想继续,家长可引导孩子尝试其他社交方法,比如有礼貌地问:“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吗?”或与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并告诉孩子做好心理准备,不怕失败,勇敢尝试。
第四,再接再厉。如果尝试后仍不顺利,家长应及时安慰,“没关系,他们只是暂时不想和你一起玩,下次我们再来问问他们,好吗?”然后带孩子离开,陪他寻找更多有趣的事物,分散注意力,缓解负面情绪。
家长在生活中可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孩子社交能力,尤其是发现孩子出现社交退缩,不愿与其他人接触时,要格外关注并给予支持和鼓励,尽力降低社交被拒对其自信的影响,注意不要用大人的标准去评价、指责孩子们的社交行为。可多带孩子参加他感兴趣的集体活动,在有共同话题和喜好的孩子中寻找朋友,提高成功几率,增强社交信心。家长还可关注幼儿园的班级活动,如果有孩子很感兴趣的主题,积极配合他准备自我展示的活动物料。在参加游戏或比赛时,培养其规则意识,比如滑滑梯要主动排队;赛跑前要站在线后边,不能抢跑;发生矛盾时不能推搡或动手打人,要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最后,告诉孩子不必因一时失败就迎合别人,坚持做自己,总会找到一起玩的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