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赖巧珍
 
素不相识也能伸出援手,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别人?
来想象这样一个情景:你正在超市购物,看见一位抱着婴儿的母亲拎着一满袋尿片及其他母婴用品,当她伸手拿货架上一罐奶粉时,袋子掉了,所有东西散落一地,这时你会帮她拾东西吗?相信很多人会伸出援手。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自愿无偿的助人行为,即便我们并不认识对方。是什么促成了这样的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巴特森博士对此提出了“共情利已/利他”假说,即我们是出于感同身受而帮助他人,主要是为了防止内疚感发生,内疚的程度受个人道德标准影响,也受当时所处的环境影响。例如,如果你没有帮助上述案例中抱婴儿的女士,过后你很有可能会感到内疚;而如果当时你周围有很多人,且所有人都没有选择帮助,或者是你有急事要抓紧离开,你可能会感到不那么内疚,因为你有合理的理由不帮忙。为确定这一想法,1988 年巴特森等人创设了一个实验,过程中可以明确地操纵参与者的内疚感,看是否影响他们的助人行为。
实验:美国堪萨斯大学的120 名本科生参与了这项实验。研究人员告诉参与者,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为当地大学的电台测试一些新节目。在参与者收听的节目中,有个叫《私人新闻》,其中有段对一位名叫凯蒂的大学生的采访:凯蒂的父母和姐姐都在一场车祸中丧生,由于凯蒂的父母没有购买人寿保险,因此她一直在努力养活她的两个弟弟妹妹;更糟糕的是,凯蒂在大学的最后一年不得不退学,否则她的弟弟妹妹就会被人收养。在播放录音之前,研究者对两组参与者说了不同的指导语:一组被告知“充分想象凯蒂对所发生事情的感受以及这些事情对她的影响”,从而创造高共情、高内疚情境;另一组被告知“专注于广播的技术方面,不必注意故事内容”,从而创设低共情、低内疚情境。节目放完后,参与者要填一份回执表,表明自己是否愿意帮助凯蒂以及帮助多少。研究者对回执表也做了假,每份回执表都有8个空格,前面7个已由“之前的参与者”(其实是研究者)填写了,有的只有2人愿意提供帮助,有的则显示有5个人愿意帮忙,剩下的最后一个空格给真正参与者填写。结果发现,在高共情条件下,参与者更关注凯蒂的感受,不管其他人帮不帮,他们都愿意伸出援手;而在低共情条件下,参与者就会参考其他人的反应,如果看到很多人选择不帮,他们的内疚感没那么强烈,就也不会提供帮助。
启示:现在总有一些人认为助人、利他最后都是利己的,这项实验似乎表明,虽然有些助人的动机是“过不去良心那道关”,为减少自身内疚而主动伸手,但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低共情情境中;高共情水平者则是真正的利他主义,由衷地关注他人境遇和福祉。巴特森还说,集体主义会让人为了群体受益而无私地付出,甚至能激励一个爱国者为国家做出牺牲;原则主义者则会因为坚守真理和道德助人,比如一个有原则的人可能会不计报酬地帮助那些被诈骗、被霸凌的受害者,因为他认为这些行为就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