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中美航天合作的“沃尔夫条款”该终止了
-
随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的圆满完成,中国首次采集到的月球背面样品迅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月球背面因无法在地球上被直接观测而一直笼罩着神秘面纱。在月背采集样品更因与地球通讯不畅等技术难题,一度是人类无法逾越的挑战。嫦娥六号带回地球的1935.3克月背样品,对于人类进一步了解月球演化历史、探测月球矿产资源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因而引起各国科学家浓厚的兴趣。
中国在航天领域一贯倡导国际合作,并愿与各国分享发展成果。此次嫦娥六号不仅承担着月背取样的使命,还同时搭载法国、意大利、欧空局和巴基斯坦的四个科学载荷。在嫦娥六号返回地球后,中国立刻宣布将与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印度等18个国家分享月背土壤样品——但美国并不在名单上。随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负责人充满“醋意”地向媒体抱怨道,中国与其他国家开展探月合作,却没有邀请美国参与月背采样和月背样品研究。然而,这一次NASA却选错了抱怨对象——“沃尔夫条款”等美国国内法才是阻碍中美航天交流合作的真正障碍。
“沃尔夫条款”是指在美国《2011财年国防部及全年继续拨款法》中包含的一项限制中美航天交流与合作的条款。其明确规定,禁止NASA与中国在航天领域开展任何形式合作,且不允许NASA接待中国官方访问者。这种“不合作”“不接待”的态度,折射出美国对于中国航天技术进步的强烈戒备心理。
长期以来,美国国内一直有人狭隘地认为,中国是中美航天合作的单方面受益者,中国在深空领域的快速发展将对美国的航天霸权构成挑战。因此,美国不仅拒绝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项目,还利用“沃尔夫条款”千方百计地干扰中美在航天领域正常的学术交流。2013年,NASA就曾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拒绝中国学者参加在加州召开的第二届开普勒科学会议。此举引起多国科学家的强烈不满,甚至出现抵制第二届开普勒科学会议的呼声。美国这种将政治凌驾于科学之上的错误做法,也在其国内遭到不少质疑。美国《大西洋月刊》就曾发表题为《中国的外空竞争也是美国的机遇》的文章。文章指出,即便在冷战的政治僵局时期,美俄作为对手也在太空保持密切的合作,相比之下,中美在空间领域的隔绝状态是极不正常的,严重制约了两国之间的合作潜力。
但是美国施加的外部压力阻挡不了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步伐。多年来,中国通过自主创新,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各方向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天宫空间站的在轨建造完成,到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实现8.5小时太空行走;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顺利着陆,到“夸父一号”太阳探测卫星的成功发射;从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的升空,到如今“嫦娥六号”成功采集月背样品……中国一步一个脚印地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并逐步跻身于世界前列。在不久的未来,中国还将陆续实施木星探测、小行星取样、火星取样、载人登月等重大航天工程,触达越来越多人类未曾涉足的宇宙空间。
与此同时,曾经对中国“爱搭不理”的美国NASA,开始嫌“沃尔夫条款”碍手碍脚了。据称,去年8月,NASA为了获取嫦娥五号的月壤样本就曾向国会申请“开绿灯”。此次为了获取嫦娥六号取回的月背样本,NASA局长向媒体透露正在研究绕过“沃尔夫条款”的方案。由此可见,美国对于“沃尔夫条款”完全奉行着“有用则留、无用则弃”的实用主义态度。而这也是美国以法律为工具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霸权手段。
科学无国界。中国始终欢迎国际空间合作,也一直对中美航天交流持开放态度。虽然中美航天合作中断了近30年,但是中国不会忘记,正是1978年美国赠送的1克月壤样品开启了中国向太阳系星辰大海的挺进。中美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航天大国,双方的合作必将助力人类向更深层宇宙空间展开探索。而在此之前,美国首先应当拆除自设的“政治藩篱”,不能让霸权心态继续妨碍中美之间正常的航天交流合作,否则美国将在作茧自缚和封闭保守中丧失前进的动力。(中国网评论员 乐水。来源: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