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副主任医师 刘章顺
生命时报记者 张 冕
 
生育能力良好,一般是指想生育时生得出来,且分娩顺利、孩子健康、母亲安全,无妊娠并发症。女性的理想生育年龄是22-28岁,男性则为28-34岁,此后随着年龄增长,生育能力可能快速下降。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偷”走生育能力?如今我国育龄男女的生育能力情况如何?
 
超重肥胖成生育绊脚石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发布《2013年与2019年我国育龄夫妇孕前健康风险检出率的对比分析》(以下简称《分析》),详细梳理了影响我国育龄男女生育力的风险因素。该报告刊发于最新一期的《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上。研究选取了2013年或2019年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915余万对20-49岁育龄夫妇,统计了他们的基本信息,并评估女性孕前8类健康风险暴露情况,以及男性除生殖风险外的7类健康风险暴露情况。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育龄夫妇年龄超过35岁者、非农业户籍者比例均显著高于 2013年,高龄备孕女性比例升高,平均生育年龄进一步推迟。
2013年,育龄女性检出率最高的3类风险是营养风险、感染风险和社会心理风险,而到了2019年,检出率最高的3类风险是营养风险、感染风险和慢性病风险。其中,2019年育龄女性营养风险检出率显著高于2013年,感染风险、慢性病风险和社会心理风险检出率均显著低于2013年。营养风险方面,2019 年超重肥胖检出率(22.23%)显著高于2013年(16.3%),低体重和贫血检出率则显著降低。此外,2019年,城市地区女性行为风险和社会心理风险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农村地区。
2013年,育龄男性检出率最高的3类风险是行为风险、营养风险和社会心理风险,2019年依旧是这3类,不过营养风险排名提前,且显著高于2013年。其中,2019年超重肥胖风险检出率为40.05%,显著高于2013年的31.29%。2019年,城市地区男性营养风险、行为风险和社会心理风险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农村地区。
 
重点防范五大风险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副主任医师刘章顺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生育能力主要体现在女性排卵、男性性交排精、受精、胚胎着床和妊娠分娩等环节,与男女都有关系。“近年来,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生育能力都有所下降,这背后是生育年龄延后的社会现象,尤其在大城市更加明显。”《上海市 2022年度人口监测统计数据》显 示 ,平均初育年龄为30.36岁,平均生育年龄为31.18岁。
刘章顺介绍,男性生育能力的拐点通常出现在40-45岁,女性从30岁开始生育能力就呈渐进式下降。随着年龄增长,卵子和精子活力下降,可能导致胚胎无法正常发育、无法着床及流产等。研究发现,女性高龄是多种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男性高龄与子代出生缺陷、自闭症谱系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发生率升高有关。《分析》指出,除了晚育外,以下五大风险是影响国人生育力的主要因素。
营养风险。良好的营养状态对生育能力和生殖健康有积极影响,可降低排卵障碍风险,提高卵母细胞质量,改善生殖内环境。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人营养素摄入水平已基本满足需求,但由于对体重、体型缺乏正确认知,肥胖和超重者越来越常见,过度消瘦也成为年轻男女比较突出的问题。过胖过瘦都属于营养不良,会加重代谢异常、月经不调、精子质量下降、不孕等一系列问题。《分析》还发现,不少女性存在贫血问题,这一方面与长期吃素有关,另一方面,部分女性月经量过多也可能导致贫血。月经量大的背后,可能是某些生殖系统疾病在作怪,进而导致女性怀孕几率下降。
感染风险。女性有结核、乙型肝炎、性病史,或孕前检测有病原体感染(生殖道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弓形虫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或梅毒螺旋体初筛中任 1 项呈阳性);男性有结核、乙型肝炎、性病史,或孕前检测中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梅毒螺旋体初筛阳性,都可能影响生育。在所有感染因素中,淋病、衣原体感染等性传播疾病对生育能力的影响最大,因其发病隐匿,70%的患者并无症状,导致无法及时接受治疗。如果是女性感染,容易造成输卵管粘连,若男性感染,则会引发少弱精子症,甚至无精症。
社会心理风险。《分析》显示,城市地区育龄夫妇社会心理风险检出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推测可能与城市地区工作节奏快、生活成本高有关,其中25-34岁育龄女性心理压力检出率最高。“好心情是孕育宝宝的基础,如果男女一方长期处于压力和紧张情绪中,都会降低受孕几率。此外,如果总是计算排卵期,把性生活当作生育任务来完成,双方都会处于高压之下,容易导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怀孕成功几率自然会大打折扣。”刘章顺说。
慢病风险。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免疫系统疾病都会影响生育能力。女性方面,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并不少见,常见的有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干燥综合征等。“这些疾病或在孕前已确诊,或在妊娠期由于激素水平和免疫调节状态改变,导致病情加重出现临床症状才被首次发现。”刘章顺说,异常的免疫反应会干扰妊娠,甚至引发流产、胎儿发育迟缓等不良妊娠结局。男性如果患有糖尿病,可导致睾酮等性激素分泌异常,造成性欲下降。另外,糖尿病患者支配膀胱的自主神经功能受到损害,也可能会出现逆行性射精、勃起功能障碍。
行为风险。很多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导致生育能力过度损耗。例如,长期熬夜会造成内分泌紊乱,不利于卵子、精子发育;久坐不动影响血液循环,导致精子质量下降;过度减肥、营养摄入不足可干扰性激素分泌,降 低生育能力;吸烟会损伤精子,酒精则会影响内分泌。刘章顺表示:“总体来看,男性存在不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比例较女性更高,吸烟酗酒无度会大大折损生育能力,即便女性的身心都准备好了,也很难成功受孕。”
 
在适宜状态完成孕育
刘章顺建议,要想“生”机盎然,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生孩子别拖着。若有生育打算,应尽量在最佳生育年龄完成,尤其是女性,此时卵子质量高、子宫容受性强、分娩危险小,对母婴都有利。过早生育会因女性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过晚生育,尤其是35岁后,不良孕产事件的发生率将大大增加,还可能影响孩子的健康。
远离危险物质。放射性物质、农药、某些化工品等有损生殖健康,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应在备孕前几个月就做好严格防护,尽量远离。
改掉不良习惯。尽早戒烟戒酒,避免熬夜,按时吃饭并保证营养均衡,坚持锻炼,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
注意生殖卫生。正确采取避孕措施,避免反复人流;月经期或阴道有出血时要避免性生活;不到卫生无保障的公共场所泡澡、泡温泉等,避免感染;若生殖系统出现问题,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治疗基础疾病。若存在“三高”、甲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应积极配合治疗,确保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
接受孕前检查。孕前健康检查是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育龄夫妇进行健康检查和风险评估,早期识别影响妊娠结局的遗传、营养、环境和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优生咨询指导,尽可能在最佳状态和最适宜的时机妊娠,能够有效减少出生缺陷,并降低多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