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他人光环套自己头上 与名人强拉关系 靠平台自诩身价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赖巧珍
在社交场合,有人会在自我介绍时刻意提自己跟某名人是老乡、和某著名学者同校、与哪个风云人物同单位……但其实他跟这些提到的人完全没联系甚至完全不认识,他人的优秀和取得的成就与他也没有任何关系,可他们还是会见缝插针地向大家宣扬这种“了不起”的“背景”。为了赢得尊重和钦佩,人们经常会让自己和他人产生某些关系和连接,以此来增加自己的价值感,这种现象被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称为“沾光效应”。
西奥迪尼等人在实验室里也观察到了这种“攀附”现象。他们邀请了173名大学生来聊聊学校的橄榄球比赛,既要聊胜利的球队,也要聊输掉比赛的情况,研究者对他们的谈话逐字记录并分析了其中的语言特点。实验结果发现,参与者特别希望强化自己与获胜队伍的关系,比如会更多地使用“我们”来描述胜利的比赛、更愿意在公众场合中认同自己和胜利队伍的关系。但如果球队失败了,参与者会不自觉地用“他们”来描述,尽量撇清自己和该球队的关系。
“沾光效应”之所以出现,西奥迪尼认为与身份认同有关。一个人的身份认同包括“我”和“我们”,除了外形、性格、学历等个人特征,家族、朋友、所在团体、单位甚至地域等社会和群体关系也会成为我们评价自己的标准之一,可以简单理解为,“组织优秀,我就优秀”。当所在群体拥有积极特征,或表现优于其他群体,我们的自我感觉就会更好,特别是对于处于低自尊状态的人来说,这种“沾光效应”会更明显。与优秀的人或美好事物“捆绑”,也是我们荣誉感、价值感的重要来源之一,而且比起个人努力,这种方式更简单、便捷,毕竟只要吹嘘自己和某某人、某某组织“有关系”,就足以让人刮目相看。
追求优秀、美好是人向上的本能,偶尔“沾光”可以迅速提升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印象,有利于下一步打交道,但要避免三个问题:一是别把这种虚弱的联系当真,把他人的成就当自己的,经常炫耀自己和别人的关系会招致反感,让人觉得你只会虚张声势;二是不要因为别人强,就靠着别人这块“招牌”走四方,自己变得不思进取,而应该把他人当榜样,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三是识人避免势利眼,不要因为他从属某些组织就轻率地判断对方本人是优秀还是平庸,看人要看本质,别被外在“光环”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