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标准该更新了 哪怕身心有些小问题,只要能完成重要活动,就可以收获幸福生活
-
受访专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动健康研究院院长 鲍 勇
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傅 华
生命时报记者 田雨汀
在传统观念中,我们常把“没病”作为评价一个人是否健康的标准,但近些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始重新思考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和评估框架——人体功能,从多角度描绘健康。
“健康”的定义不断完善
“过去,人们对健康的定义分为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而现代人更多地是强调整体健康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动健康研究院院长鲍勇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人体功能”这一新概念,考虑到了“生物健康”(内在健康能力)和“生活健康”(实际活动表现,比如实现独立进食、自行穿衣、社交、工作等一系列活动的能力)的相互交织作用。增加“生活健康”维度的评价后,完善了以往只从传统生物学角度出发的健康概念。
实际上,近几十年间,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在不断加深。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宪章》首次提出了“健康”概念,即健康是指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均处于完好状态的三维健康观。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渥太华宪章》指出,健康是生活的资源,而不是生活的目标,它不仅是个人身体素质的体现,也反映了社会资源条件。20世纪90年代,北美护理诊断协会首任主席马乔里·戈登提出了“功能性健康”的概念,包括对健康的认知、自我认知、身体健康状况、价值与信仰等11个方面,以便护士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到了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疾病分类》中增加了“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逐渐形成了“人体功能”的基本概念。
瑞士卢塞恩大学卫生科学与医学系研究人员近期发表在《科学前沿》的文章指出,“人体功能”会影响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做什么、采取何种行动、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能实现的生活目标和愿望等。疾病、损伤和衰老等影响健康的自然过程,会导致机体功能下降和身体结构改变,这些都会与环境相互作用,给生活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有时微不足道,有时深远长久。行动障碍就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残障人群在缺少辅助设施(比如无障碍通道、带盲文的指示牌等)的环境中,可能生活健康状况不佳,但如果政府、社会团体等改善现有环境,就能帮助残障人群提高生活健康水平。
五个维度评价“人体功能”
良好地发挥功能,即能够按照自身的观念、偏好来生活和行动,它是获得幸福感的重要前提,取决于个体内在健康能力、相关环境特征,以及这两者的相互作用。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傅华表示,“人体功能”还是健康老龄化的体现,功能越好,老人的健康期望寿命就越长。具体来说,“人体功能”的评价指标包括五大部分,涉及从个人健康到社会关系的数十项细分指标。
身体功能。人体会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各种活动,并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比如呼吸、消化代谢食物等。人的生存依赖于体内环境的稳态,即细胞功能相对稳定的状态。然而,由于细胞的衰老,许多身体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生改变,比如睡眠质量、肌肉力量、记忆力等。在儿童时期,各项身体功能逐渐变得越来越高效,到了老年时期,则会日渐式微,稳态“失衡”自然就容易带来疾病。
日常活动。世界卫生组织对失能的定义是“个人正常活动的能力丧失或受到限制”。判断一个人是否能够完成日常活动的标准主要分为两部分,包括自己洗澡、自行穿衣、正常如厕、四处走动、独立进食等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搬动重物、解决问题、开车、照顾他人等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这两部分都处于正常状态,才谈得上健康。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的改变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人体虽然能够借助内在的稳态调节机制,抵消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但当有害因素长期作用于人体时,就会打破平衡,危害健康,对“人体功能”造成影响。除了要远离污染物、病原体等客观不良环境因素外,还要注重提升社会环境因素,包括接受恰当的社会保障服务、寻求健康专家的帮助、遵循政府制定的健康政策等。
心理因素。人类的性格迥异,开放性人格爱创造、宜人性人格社交圈子广、有责任心的人易知足、外向的人更乐观……不论哪种,都可以给生活健康带来益处。比如,坚强、活泼、乐观、豁达的人能更顺利地度过波折坎坷,身心状态往往更佳。但如果性格存在缺陷,就可能危害大脑、脏器等,对健康具有消极影响。
社会参与。马克思曾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的存在是社会的前提,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人体功能”评价指标所关注的家庭关系、亲密关系、寻找工作或完成工作的能力等,都是从参与社会的角度考量健康。因为积极的社会参与能够提升认知、带来更多社会支持、提高幸福感,而身体功能出现障碍不但会影响日常生活,还会降低社会参与度,久而久之导致心理问题。
鲍勇表示,“人体功能”强调健康不仅是良好的身心状态,还取决于参与重要活动的能力。目前,有超过50个量表能够对疾病、损伤、失能、障碍等不同情况进行评价。例如,用来测量患者或老年人洗澡、穿衣、如厕和在房间四处活动等的每日生活活动(ADL)量表;在ADL的基础上,扩增运动、购物、做饭、算账等方面的评价内容,即为日常执行活动(DADL)量表。
维护功能不能只靠个人
“人体功能学”作为新科学领域,搭建起了健康与幸福间的“桥梁”。不过,将“人体功能”整合到医疗卫生服务中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医护人员、政策制定者和大众的积极参与。
“提高‘人体功能’,首要目标就是提高大众健康素养,使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鲍勇强调,做好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管理和健康体验,有助改善“人体功能”,进而提升个人幸福感。
社会层面,提高“人体功能”的重点应放在优化健康服务上。社区老年机构、卫生服务中心及各级医院,需要围绕“如何方便老人和慢病患者”进行一系列的优化服务。傅华认为,即使老人存在失能的情况,我们也能通过改造环境来弥补不足,例如提供门诊挂号协助服务、改善候诊区域配套设施、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此外,家庭也应努力营造安全、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有助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心健康。
政策制定层面,傅华强调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尽可能消除年龄歧视,为老年人提供再就业等社会工作机会,让老年人不与社会脱节,有利于维持“人体功能”。鲍勇建议,给予相关人群更大力度的优惠措施,特别是在医保方面,尽可能为有功能障碍的人群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救助。
研究人员强调,发病率和死亡率是现阶段用于评估人口健康及政策措施有效性的主要指标,但它们只反映“生物健康”,应将“人体功能”设为第三个主要指标,来评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这对健康战略的研究、制定、实践颇有意义。专家们表示,发展“人体功能学”能整合不同学科、加深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指导研究、医疗卫生服务和政策的制定。具体而言,医护人员可收集患者的“人体功能”评估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等检查结果,生成一份全面的健康服务信息。据此,每个人都将拥有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真正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