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商报》创刊25年来,为广大读者提供快捷、翔实和可靠的信息服务。本报秉承”加强全民团结,促进经济繁荣 “ 的办报宗旨,全面报道印尼国内在政治、经济、贸易、文化和国际时事等方面的信息。《印尼商报 》 自创刊至今,经历了无数的曲折、荆棘和艰难,但它增强了本报继续出版为读者服务的精神。
本报经过无数的挫折和辛酸,都经得起任何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在现实社会的剧烈競争中,《印尼商报 》将继续勇往直前,披荆斩棘,排除万难去争取最后的胜利!
作为一份报纸,《印尼商报》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报道准确、詳细和客观的信息并提供广泛的见解。《 印尼商报》作为媒体,也沟通社会各界,特别是商界的利益,传达他们对国家经济进步的愿望。
《印尼商报》于2000年4月17日首次出版。本周,它已经完成了25年的愿景和使命。该报纸诞生于改革时期,1998年新秩序政府垮台后,标志着国家政治和经济的新时代。
当时,经济和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家政局发生重大变化,影响十分广泛。 1998年5月21日,苏哈托总统宣布辞职,由长期旅居德国的技术官僚巴查鲁丁·尤素夫·哈比比副总统接任。
这个新时代给报业带来了新鲜的气息。众所周知,新秩序时期,对出版媒体的监管非常严格,尤其是华文报纸和华文书籍都遭到严厉的禁锢。改革开放后,规定简化了,甚至变得非常宽松。例如,不再需要新闻出版经营许可证(SIUPP)。
利用形势的变化,经济报纸《印尼商业》的所有者抓住机会,出版了一份普通话报纸《印尼商报》。本报纸由PT Aksara Warta Mandarin出版,该公司是Bisnis Indonesia出版商PT Jurnalindo Aksara Grafika的子公司。
至此,改革开放后第一份华语报纸正式发行。最初,《印尼商报》刊登的新闻信息是印尼文商报文字的翻译。这是正确的一步。除了可以利用母公司的知名度之外,由于只需要翻译,还可以节省大量成本。
印尼商报的推出,也是出于成熟的商业算计。尽管当时仍存在经济危机,但创始人苏甘达尼博士(Sukamdani Sahid Gitosardjono)、Ir Ciputra和 Subronto Laras都是具有长远眼光的商业人物。他们坚信国民经济将很快复苏,商业世界将复兴,普通话读者数量将会增加。
第一年,该报发行量巨大,目标是吸引6万名读者。然而,如同报业发展的常态一样,印尼商报业务的发展并不像计划和目标那么顺利。
其他媒体也出现这种情况。改革开放后出版的许多报刊杂志都只存在了很短的寿命。科技进步对社会获取信息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
意识到面临的挑战十分艰巨,商报的印尼老板随后与其他投资者合作。此后,2001年左右,《印尼商报》的管理权转移到新的投资者手中。迄今为止,《印尼商报》由担任PT Aksara Warta Mandarin公司总裁兼《印尼商报》社长谢瀚贤及其团队来管理。
这份报纸的发展历程并不容易。面对很多挑战。无论是在编辑方面还是在商业方面。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智能手机和其他信息来源已经越来越宠坏了我们。
然而,《印尼商报》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仍在努力继续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对于媒体人来说,这是一项神圣的使命,是服务社会的一种方式。无论面临什么挑战和障碍,都必须克服,以便读者获得正确、准确和客观的信息。
《印尼商报》的管理也不断创新,凭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来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和挑战。目前,《印尼商报》已有电子版、在线新闻服务,并在印尼鹰航的飞机上提供报纸。
我们认识到,未来面临的挑战和障碍将更加艰巨和复杂。《印尼商报》将通过与忠诚读者的合作、携手、互相帮助而持续发展。
同时也向历来关心、支持与真诚合作的各界人士,广告客户致以诚挚的谢意。衷心期望编辑部广告部和发行部同仁,精诚团结,互助合作,努力打拼!为《印尼商报》更加美好的明天加油吧!
谨祝《印度尼西亚商报》生日快乐!
(印尼商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