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灯”被禁不冤枉 提亮颜色产生诱导 影响顾客甄别挑选
-
受访专家: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 朱丹蓬
生命时报特约记者 蒋 锐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靳馥榕
许多消费者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菜市场、超市的灯光下,蔬菜和肉类看起来颜色十分鲜艳漂亮,可买回家一看,远没当时看着新鲜。前后视觉差异,往往因为不少商家使用“生鲜灯”制造“美颜”效果,灯光不在时,食物的本来面貌就暴露了。前不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要求,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办法》将于2023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消保委据此纷纷开展“生鲜灯”专项整治行动。
菜市场、超市普遍用“生鲜灯”
8月12日上午,记者走访了合肥市蜀山区岳西路的一家菜市场。这家总面积达1300多平方米的菜市场,容纳着几十家商户,有蔬菜区、鲜肉区、白禽区,人来人往。记者观察到,几乎所有生鲜产品摊位都装有“生鲜灯”——生肉摊位一般用红白光;熟食、卤肉摊位一般用红黄色、暖黄色灯光;海鲜摊位则用冷白光……这些灯一般是从顶部照射下来,距离生鲜产品一米左右,每个摊位少则一两个,多的五六个。在强烈光源的照射下,蔬果肉类变得非常光鲜水灵。记者注意到,在干货、豆制品等无需灯光提亮色泽食品的售卖区域,就没店家用“生鲜灯”。
记者在鲜肉区的20分钟里,不断有顾客询问店家价格,购买鲜肉。帅女士在几家摊位前走来走去,货比三家后买了点猪肉。“这些灯照的人眼睛都是花的,每次买肉都要在几家之间比一比,看看谁家更新鲜。”帅女士无奈地说:“有时比也不管用,在摊位看着都挺好,可买到家到底咋样凭经验也得看运气。”她说,更愿意买没有灯光照射的肉,因为看得更清楚,没有欺骗性,但现在多数菜市场或生鲜超市几乎都用“生鲜灯”。
当天下午,记者又来到合肥市蜀山区的一家生鲜超市,发现摊位也普遍使用“生鲜灯”。除了鲜肉摊位,一些水果摊位上方也挂着一种灯,照射之下,水果颜色艳丽,十分诱人。对于“生鲜灯”即将禁用的规定,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并不清楚。一位工作人员说:“向消费者展示更好的肉质,才有人买啊!大家都会用‘生鲜灯’来提升光亮度,以后如果都不让用了,我们也按规定执行。”
记者在多家电商平台搜索“生鲜灯”发现,相关产品很多,有的标注着“猪肉专用”“水果专用”。销量靠前的几家店铺,每家销量都高达几万单。打开商品详情页可以看到介绍,商家以“专业调色”“高度真实还原实物色泽”“高显色指数”等宣传语来吸引眼球,还会附上用灯指导和使用前后对比照。评论区里,使用者纷纷夸赞效果很好,有的还附上对比照,同一款红肉,在普通灯光下是肉粉色,在“生鲜灯”下变成血红色。
德国注重还原食品真实外观
国外发达国家的超市是否使用“生鲜灯”?《生命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观察了德国的情况。德国超市和零售商普遍使用白色或中性色LED灯为食品照明,既能保持食品外观的真实性,又能节省能源。为了展示食品的最佳状态,超市通常采用显色指数高于80Ra的照明设备。显色指数越高,光线对物品颜色的影响就越小。80~90Ra被认为是食品展示的合格标准,而高于90Ra的显色指数可使食品的颜色非常接近自然光下呈现的效果。
雷弗连锁超市作为德国几家高品质的食品超市之一,对食品品质和外观有着严格的把控,特别是新鲜蔬菜和现切肉类,这也是其最大卖点。在雷弗超市的一份照明设备报告中,蔬菜水果区的照明采用了暖白光(色温2700K)和显色指数大于90Ra的标准,以确保食品颜色得到准确还原。
在德国,使用高显色指数照明设备展示食品的真实色彩,已成为超市和零售商确保商品透明度和信誉的共识。同时,德国《食品和饲料法典》《食品信息法规》对食品标签、广告和展示进行了严格规范。这些法规的目的在于禁止人为增强或改变产品视觉外观,防止对消费者造成误导,而使用有色灯光来操纵食品外观,会被视为虚假展示而受到处罚。
我国有待细化执行准则
目前,我国多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开始排查、禁用部分“生鲜灯”,并向经营者发放宣传材料普及新规,劝导开展自查自纠。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生鲜灯”由于生产工艺不复杂、售价不高且使用方便、能增强消费者购买欲望,应用十分广泛。但它的使用对消费者而言是不公平的。如果“生鲜灯”误导消费者购买了不新鲜、不合格的产品,可能会带来利益和健康损害。因此,不得使用“美颜灯”是为了帮助消费者更直观地判断生鲜食品是否新鲜,体现出相关部门对食品质量、食品安全的重视,将保护消费者权益落到实处。
江苏和兑律师事务所一位律师表示,《办法》中强调的是,无论使用什么样的灯具,都不得“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并非一刀切地禁止使用“生鲜灯”。因此,相关执法部门需要明确,“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应如何界定,“生鲜灯”应遵循什么标准,这需要在《办法》正式实施前的过渡期给出具体答案,也可借鉴国外经验。希望相关部门不断摸索和细化执行准则,让消费者也有据可依,进行索赔,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