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周孙毅报道】6月10日,中国香港紫荆杂志社(Bauhinia Magazine)社长、香港期刊传媒公会会长杨勇率团拜访了印中经济社会与文化合作协会暨印度尼西亚商报,并受到本报社社长谢瀚贤,副社长Banjar Chaeruddin,顾问Daud Sinjal,总经理蔡梅丽,以及协会执行主席陈泳志,副秘书长林发振等热情接待,并进行了良好交流座谈。
     交流会上,双方领导一致同意加强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的原则,就新闻产品互换一事达成协议。
     香港镜报月刊执行社长、香港期刊传媒公会主席徐新英,紫荆杂志社编辑部主任黎知明,紫荆杂志社文化教育总监廖国良,香港印尼研究学社社长杨仁随团出访。
     印尼商报是一份中文商业财经报纸,是1998年5月12日印尼新秩序政府垮台后改革时期出版的第一份中文商业和金融报纸。此报纸于2000年正式创刊,至今已有24年之久。此外,印尼商报长期以来也与印尼美都电视台保持紧密合作。
     杨勇社长介绍说,紫荆杂志是一本以政治、经济、新闻评论为主,集社会、民生、军事、文化、历史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新闻月刊。此杂志创刊于1990年,以其权威性、知识性在香港众多刊物中独树一帜。
     作为一本严肃的时政政论性刊物,《紫荆》杂志在香港具有著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杂志以其独特的影响力发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众多的海内外读者和网络读者。紫荆坚持爱国爱港的立场,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立足香港社会,深入报导港情民意,密切关注国际涉港动向,权威解读中央对港政策,为香港的政治发展和繁荣稳定、为香港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为香港与内地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舆论先导作用。
     杨社长指出,此次率团访问印尼,旨在进一步了解印尼的投资营商环境,并与印尼商报开展交流,相互探讨有何信息可以互换,互相刊登对方的新闻产品,增加自己报刊之内容。
     徐新英发言,介绍了香港期刊传媒公会的发起及发展情况。她说,该公会由香港《紫荆》杂志与《镜报》(月刊)倡议,42家香港期刊和4家特邀外地期刊共同发起组成。此公会是期刊业界业务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参与创会的40余家期刊杂志多为坊间主流杂志,类型多元,涵盖社会各领域。公会倡导“爱国爱港、专业守正”的基本立场,致力进一步扩大期刊交流、更好地发挥期刊价值。
      双方代表在亲切友好气氛中进行交流,并互赠纪念品后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