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中医院肿瘤科主任中医师 王瑞平
生命时报特约记者 冯瑶
 
体内留而未去的邪气,如果抱团积聚,就会给身体埋下严重的健康隐患。早在2000 多年前,《 黄帝内经》就指出,肿瘤的产生是由于“虚邪中人,留而不去……息而成积”,以及“喜怒不适……积聚已留”等造成的。
“《黄帝内经》中所记载的肠覃(女性下腹部有块状物)、伏梁(秽浊之邪结伏肠道,阻滞气血运行,以腹痛、腹泻、右下腹包块为主要表现)、石瘕(子宫内有块状物形成)、积聚(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噎膈(食物吞咽受阻)等病证与现代某些肿瘤的临床表现极为类似。”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中医院肿瘤科主任中医师王瑞平教授专攻肿瘤方向,在对待早、中、晚期癌症患者时有不同目标。针对早、中期肿瘤患者,她认为应考虑如何降低癌症复发风险;而对晚期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是主要目的。结合30多年的临床经验,王瑞平在消化系统肿瘤、肺癌、乳腺癌等病种上形成了独特的诊治经验。
肺癌。肺主气,肺受邪侵,其气必损,且肺为娇脏,位居华盖,喜润恶燥,易受内外邪气侵袭。若肺体受病,肺之气阴最易耗伤,出现咳嗽咳痰、胸闷胸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纳差乏力、腰膝酸软、头晕眼花等症状。因此,肺癌的治疗原则以益气养阴、化痰散结为主,王瑞平自创了“益肺方”( 南沙参、麦冬、玉竹、石斛、生地、玄参、当归、白芍、杏仁、丹参、百合、太子参、甘草等)。
胃癌。胃癌与脾气虚弱关系密切,脾胃功能差、运化失健,加上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失常,就会导致机体气血阴阳失和,日久化生癌毒,表现为胃脘胀痛、不思饮食、打嗝、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等不适。因此,中医辨证治疗胃癌时,会以补气为主,多选用党参、黄芪、山药等益气扶正之品,“归芍六君子汤”是临床常用基础方。王瑞平还创立了“益气化瘀解毒方”( 太子参、炒白术、茯苓、生薏米、当归、木香、炒枳壳、陈皮、法半夏、炙鸡内金、焦山楂、焦六神曲、白花蛇舌草等),可降低胃癌术后复发转移风险。
肠癌。湿热瘀毒证为肠癌的核心病机,肠癌患者多脾胃虚弱,加之饮食不节,易致脾失健运,湿邪内蕴或湿遏化热,困遏中焦(脾胃),下注大肠,肠腑气机失调,瘀血阻滞肠络,久致癌毒内生。治肠癌有别于其他脏腑肿瘤,在固本培元的基础上,更强调化瘀解毒。
其他肿瘤。正气虚弱,邪气内盛,正不胜邪,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肿瘤自生。邪居日久,又会耗精伤血,损及元气,所以在恶性肿瘤后期,患者常见面黄肌瘦等气血双亏之象。因此,除了肺癌、胃癌和肠癌以外,其他肿瘤如食管癌、乳腺癌、卵巢癌等,在术后、放疗后、化疗后,病机总属脏腑失调、精气亏虚,应重扶正祛邪、调养脏腑。
“未医彼病,先医彼心。”王瑞平说,除了规范治疗,对待肿瘤患者,精神支持也得跟上。“我每天会接触到大量情绪不好、悲观焦虑甚至绝望的患者。作为肿瘤科医生,我必须学会情绪管理,给他们传递正能量。”日常如何防肿瘤,王瑞平表示:“ 我们的身体拥有强大的抵御力和自愈力,用中医的话讲叫‘正气’,大家只要在平时保证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心情愉悦,不过度消耗正气,同时给够其充足营养,那么,正气就会在身体遭遇外邪时挺身而出、捍卫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