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捷(Capgemini) 研究机构报告称,全球一半的商业领袖将在今年增加投资,与此同时,27%的人选择保持与2024年相同的投资水平。
只有大约23%的全球商业领袖决定在今年削减投资。一般来说,无论是计划增加投资还是削减投资支出的企业领导人,都倾向于关注收入增长。
通过利用现有资源,然后实现生产机器自动化,全球商业领袖们都有足够的信心来面对趋于持续放缓的全球经济动态。
凯捷的上述研究涉及约 2500 名受访者,他们是来自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 17 个国家/地区的顶尖商业领袖。他们的业务涉及九个领域,涵盖汽车、消费品、银行、资本市场、保险、媒体、电信、制造和能源。
调查中,70%商业领导人的年均收入约为10亿美元,另外30%则年均收入在1亿到10亿美元之间。
上述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其重要资产,如工厂、仓库和物流中心,迁移到印度、泰国、越南、墨西哥和非洲等国家。
在此前2024年2月发布的研究中,凯捷已经观察到3年内制造业、仓储和物流中心向印度转移的趋势。这至少体现在65%的高管选择印度、另外60%选择将生产中心迁往东南亚、以及54%的企业领导人选择将业务迁往非洲。
作为东南亚地区的一部分,印度尼西亚当然希望从全球商业领袖的投资增加和生产活动转移中受益。
然而,经过深入分析后,印度尼西亚似乎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地。报告中提到的东南亚国家仅限于新加坡、泰国和越南。
实际上,一谈到原材料来源,印度尼西亚应该是这些周边国家的首选。更何况,这些全球商业领袖在可持续投资政策上,尤其是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明确的关注。
坦率地说,一位本国企业家坦白称,印尼数百万亿盾的投资潜力因黑恶势力的行为而化为乌有,这确实令人担忧。
政府在制定有利于投资政策方面不遗余力,从减税、劳动法规、加快许可证办理等方面入手。然而问题在于,在法律执行和执法的某些方面有时仍处于模糊地带。
本报提醒投资活动中安全稳定和法律确定性的重要性。在2024年,我们的投资实现数字达到104%,接近1650万亿盾目标,吸纳了240万人就业。
在今年,投资领域的利益相关者设定了约1900万亿盾的投资目标。这是一个不容易实现的目标,尤其是在没有对迄今为止层出不穷的各种障碍,进行遏制和自我纠正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