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部携手万隆理工学院 推进二氧化硅与石墨提纯研究
-
工业部化工、制药与纺织产业总局局长陶菲克·巴瓦兹尔(左)与万隆理工学院校长塔塔奇普塔·迪尔甘塔拉(右)于2025年10月27日在雅加达出席合作签约仪式。
【本报讯】工业部与万隆理工学院(ITB)近日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围绕非金属矿产二氧化硅与石墨的提纯及加工技术开展联合研究,旨在加快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工业化进程,提升附加值,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业部长阿古斯·古米旺·卡塔萨斯米塔(Agus Gumiwang Kartasasmita)于10月29日在雅加达发表的一份声明中指出:“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合作,能够系统开展技术研究,支持国家重点推进的非金属矿产工业化进程,特别是在二氧化硅和石墨领域,形成可持续的产业价值链。”
工业部化工、制药与纺织产业总局(IKFT)局长陶菲克·巴瓦兹尔(Taufiek Bawazier)介绍说,本次签署的合作备忘录旨在共同研究基于国内矿产资源的高纯度冶金级硅(metallurgical-grade silicon)制备技术,为实现本地化生产和产业转型奠定技术基础。
他表示,双方还将联合开展天然石墨的提纯与合成石墨的加工技术研究,并同步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为国内石墨产业的本地化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参考。
陶菲克指出,我国在二氧化硅与石墨等关键矿产领域具有显著资源优势,这些资源在未来产业体系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根据能源与矿产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全国二氧化硅矿产资源量约为270亿吨,储量约为70亿吨,主要分布于硅砂(石英砂)、石英岩及石英石等多种形态。同时,2023年全国石墨资源量约为3,100万吨。除天然矿产外,石墨还可通过石油焦与煤炭等潜在碳基原料制备。
陶菲克表示:“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轮胎、玻璃、水泥及半导体等下游产业;而石墨则是润滑剂、电子材料、复合材料和汽车工业的重要原料,也可由其他碳基物质制备而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万隆理工学院校长塔塔奇普塔·迪尔甘塔拉(Tatacipta Dirgantara)对合作项目表示高度赞赏。他于10月27日在雅加达出席签约仪式时表示:“当前,万隆理工学院正积极推进建设具有全球声誉的世界一流大学,同时始终保持对国家发展的责任与贡献。此次合作契合我校科研使命,将有助于挖掘更多具有潜力的研究方向,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