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中国消费者协会前秘书长助理兼消费指导委员会主任 王前虎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 盘和林
生命时报特约记者 黄伊婷
 
很多消费者有这样的经历:花高价购买包装精美的产品,必须经历拆套娃一样的流程,解开一层层精美的包装,才能见到商品本身。4月底,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暗访茶叶包装批发市场和部分景区茶叶零售店发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茶叶包装价格(不含茶叶)一般在30-300元,售价最高的包装为380元。部分茶叶包装不止价格高,重量也十分“惊人”,甚至有重达6斤包装盒里只装半斤茶叶的情况。
然而,与厂家对豪华包装的热衷相反,“过度包装”问题一直被消费者所诟病。中国消费者协会3月28日发布的《商品过度包装问题研究和消费者感知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80.7%的消费者反对过度包装;51.4%的消费者感知商品过度包装问题比较多。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多项法规标准予以遏制,但显然,商品过度包装现象仍未得到明显改善,甚至逐渐延伸到了更多领域。
 
形式花样百出
《报告》显示,在消费者印象中,疑似过度包装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月饼、保健品、茶叶、酒和化妆品五类商品上,可谓过度包装的重灾区。
比如,一份礼盒月饼从最外层的皮质包装盒,到中层的金属盒,再到最内层的纸袋,会涉及多种材质。与礼盒月饼包装不同,茶叶礼盒的包装更加复杂,几十克重的茶叶密封在铝塑口袋后,再被装进各式漂亮的瓶子或陶瓷罐中,外加泡沫、隔板、纸盒,最后整套放进硬纸质的大口袋,包装比茶叶重好几倍甚至十几倍。国人饭局上必不可少的饮品——酒,更是包装豪华,不少还会采用丝绸、水晶等名贵材料,且工艺复杂,以追求高价销售模式。而像虫草、燕窝等保健品,通常会被装入木盒中,再配以精致手提袋,显示其不菲的身价。
近年来,随着线上购物的兴起,为避免商品在运输过程中产生损毁,商家通常会将其包装得严严实实。除了使用海绵、泡沫、棉布等包裹商品,还会在盒子外再套盒子。化妆品就是此类典型之一。最近,长沙市民邹女士在网上购买了一支粉底液。“拆开快递包装,里面是一个泡沫纸包裹的缎带礼盒,打开礼盒,一个拳头大小的小纸盒‘躺’在一堆碎纸丝上,剥开塑料薄膜和包装盒,才是30毫升的玻璃瓶……”这样的过度包装,让她实感无奈。
 
为啥屡禁不止
对商品进行过度包装,既浪费了资源,又增加了消费者负担,还会引发环境污染和破坏,但为何仍屡禁不止?
中国消费者协会前秘书长助理兼消费指导委员会主任王前虎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多年来我国商品过度包装问题严重,与部分企业为了获取超额利润息息相关。包装原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之一,为了保持商品的卫生及便于运输、保管等,必要的包装是需要的。但借助豪华包装,企业能提高商品附加值,迎合部分消费者的需求,进而达到刺激销量、增加利润的目的。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指出,多年来我国商品过度包装问题严重,与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心理等密切相关。“国人礼尚往来的思想根深蒂固,消费者一方面反对过度包装,但在实际有送礼需求的时候,还是会选择购买包装繁复的商品。”此外,许多人会将包装好与品质好对等起来,认为做不好包装的产品往往缺少使用价值,这也使得不少大型商超和品牌电商期望以豪华包装,提升自身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不过,上述现象近几年正发生改变,比如一些超市采取量贩模式,以简装、大包装为主,也受到了不少欢迎。
“瘦身”须多方努力王前虎认为,由于过度包装问题涉及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等众多责任主体,管理环节多、监管阻碍大,客观上增加了限制过度包装的难度。但企业作为生产主体,应本着对消费者及社会负责的态度对经营行为进行自律,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加强社会责任感,收敛过度包装行为。只有对消费者负责,企业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盘和林补充说,遏制过度包装的根本不是改变商家观念,而是在消费者中普及实用主义观念。从消费心理角度来看,过度包装现象主要出现在礼品需求领域,因此,政府和行业组织应深入贯彻政策,向消费者宣传实用的消费观,同时企业要带好头,响应政策号召,共同逐步扭转社会风气。
“礼品包装瘦身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政府 、商 家 、消费者的共同努力。”王前虎最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