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进口活动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一次公众讨论的是大米进口活动中涉嫌腐败的案件,损害政府的信誉。此事始于肃清贪污委员会(KPK)收到的一份报告,指称220万吨大米进口活动的抬高购价以及港口滞期费等,导致国家利益遭受损失。
这种情况会降低对政府成绩单的评估,政府今年一直忙于应对大米危机的动态,因此必须进口大米以满足储备和社会援助的需要。尽管经常引起争议,但进口是政府在大米供应有限时满足国内粮食需求的主要手段。
中央统计局(BPS)指出,大米产量继续下降,耕田面积日益减少,生产力停滞不前。在近5年里,国内的耕田面积只有1020万公顷左右,生产量也不断减少,仅剩5390万吨。
土地确实是问题之一。田地面积的缩小已成为两难困境。一方面,政府需要广阔的区域来落实一百万住房的计划,以解决达到1000万单位的住房积压。另一方面,广阔的土地也需要用来维持田地的生产力和粮食供应的稳定。目前,平均每月种植面积仅为50万公顷。
印度尼西亚每个月必须种植100万公顷的作物,才能为2.8亿人口提供足够的主食。到目前为止,740万公顷的总面积中只有390万公顷是稻田。
这一数据无疑使进口大米政策成为现实且必要的事情。贸易部 (Kemendag) 委托粮食局(Bulog)在2024进口360万吨大米用于粮食援助,稳定粮食供应和价格 (SPHP),并维持政府的大米储备库存 (CBP)。
进口分阶段进行,到2024年6月,粮食局共进行了5个阶段的大米进口,每个阶段的进口量约为30万吨。
这意味着在2024年上半年,粮食局进口了约150万吨大米。在这个过程中,进口大米的份量被分为10到12个批次,每个阶段约为2万5000到3万吨,并分配到26个接收港口。
我们支持这一大米进口政策,因为它在保持粮食供应方面确实有效。但是,需要关注的是进口机制和国内供应的管理。因为,进口活动往往被操纵。
实施公开招标,具有详细的机制和严格的要求,已成为国际上遏制滥用职权和腐败行为的最佳实践,然而依然还有漏洞。
进口大米的做法中,疑似仍然存在不透明和串谋的情况,主要涉及被指定执行出口的外国公司所收取的费用、滞期费和罚款或在港口使用集装箱的时间限制。
理想情况下,政府应在计划进口时更加谨慎,设法降低滥用职权和操纵价格的风险。
然而,最重要的是,政府应当能够自给自足,而不是一味依赖进口粮食活动。
我们不希望大米进口的争论和案例,仅仅成为公众关注政府在农业政策和国内粮食贸易方面无能的“遮羞布”。
改善粮食供应政策的落实,特别是稻田的可用土地,必须成为政府的首要关注点。
当然,问题不仅仅在于土地的可用性。为农民提供实惠的种子和肥料是绝对必要的,这样我们在粮食方面就不会落后于泰国和越南。
绝不能让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失去生产大米的能力而无法养活其2.8亿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