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吃点阿司匹林防血栓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主任、主任药师 王宪英
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的一项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研究人员比较了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骨折后的血栓预防效果,结果发现,阿司匹林在预防骨折后血栓方面是一种可行的选择。这项研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这是一项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了12211名18岁以上患有不同程度四肢骨折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低分子肝素注射治疗(30毫克,每日两次)、阿司匹林口服治疗(81毫克,每日两次);出院后,患者继续根据各医院的临床方案接受血栓预防治疗。最终结果显示,阿司匹林组在血栓预防方面不劣于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组出现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及90天全因死亡的概率与低分子肝素相当。这项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选择。
静脉血栓栓塞是公认的骨科创伤后产生的一种潜在致命并发症。对于骨科大手术患者,除非患者具有明确的出血风险,否则术后应该尽早应用药物预防静脉血栓。尤其是一些老年下肢骨折的患者,这类人群多合并心血管、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更高,因此积极预防骨折术后的血栓尤为重要。
阿司匹林是非甾体抗炎药,可用作解热镇痛,有着近百年的临床应用历史。实际上,骨科用阿司匹林防治血栓由来已久。阿司匹林具有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小剂量应用可以阻止血栓的形成。相比目前临床常用的低分子肝素来说,阿司匹林的价格便宜、疗效确切、口服使用更为方便。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以及肝肾损害等,患者长期用药时需要定期去医院复查肝功能、肾功能以及血常规等。
患者还应注意,阿司匹林不可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合用,否则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用于预防血栓时不应漏服,否则将影响其对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效果。此外,不同的阿司匹林药物剂型,服用方法不同。肠溶剂型应空腹服用,有利于药物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非肠溶剂型需在饭后服用,以降低不良反应风险、提高患者耐受性。最后建议,不同情况的人群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使用合适剂量、合适疗程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