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赖新生
生命时报记者 单祺雯
 
在岭南,有一位中医用40多年时间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处方体系,可用于治疗内科、妇科、儿科、五官、骨伤等近百种疾病,极大地拓宽了针灸的适应证。他就是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赖新生教授,这套治疗体系就是他的学术精华——“通元疗法”。
1977年,赖新生考入福建医科大学中医系医疗专业。初学医时,赖新生的兴趣并不在针灸上,他对《伤寒论》非常着迷,能做到倒背如流的程度。实习时,赖新生被分配到针灸科,没想到第一次实践操作就让他“开了眼”——一位严重的面瘫病人,经过6次针灸治疗后竟然痊愈了,一点药物都没有服用。自此,针灸深深吸引了赖新生。为了掌握过硬而全面的技术,1984年,赖新生考取广州中医学院(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学硕士研究生后,一鼓作气攻读完博士学位,先后师从针灸学泰斗司徒铃和靳瑞,在遵古训、探新知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临床诊治风格和学术精华——“通元疗法”。
“通元疗法”是通督养神与引气归元的简称。赖新生认为,元气乃一身之本,在疾病发生、发展、恢复和转归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针灸之要在于调神,调神之机在于通元。“通元针法”以调理脏腑神气为治疗核心,基于督脉、脑部穴位,结合五脏背俞穴达到通督调神的作用,任脉及腹部关元、气海、天枢、归来穴位的应用可起到引气归元的效果。治疗痛证是针灸的优势所在,临床中,赖新生将“通元疗法”应用于治疗痛证,形成了“治痛八法”。
分辨经脏法。外邪致痛初期为经络痛,病位在十二皮部、十二经筋、十五络脉、十二经脉等,一般痛势剧烈,治疗应以经络辨证施治为主。在辨证选取的经脉穴位上,用针刺、三棱针放血、拔火罐等法直接泻其邪气。病日久者,则转为脏腑痛,病位在脏器,一般痛势较缓,多表现为慢性疼痛,治疗可取所病脏腑的俞穴、募穴,用温针灸、直接灸或火针,鼓舞脏腑正气抗邪外出。
清热泻血法。根据《内经》“满则泄之,宛陈(郁久陈积)则除之”的刺血疗法理论,赖新生在临床上善用刺络泻血法治疗各种“热证引起的痛”。比如,取心经、心包经井穴少冲、中冲放血治疗牙龈肿痛;大敦配足临泣、头临泣放血治疗肝阳头痛;厉兑配手三里、足三里刺络放血治疗胃热炽热胃脘痛;隐白配局部阿是穴放血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的足胫肿痛;商阳配少冲放血治疗小便赤痛等。
温经通阳法。赖新生运用温经通阳法,通常治疗两类痛证,一是妇科痛证,二是筋骨疼痛(辨证属于寒证者)。温针灸、火针和雷火针都是常用治法,根据患者病情灵活选用。膝关节内侧痛为主者,取太白、太冲、太溪穴火针;膝关节后面腘窝痛明显者,取束骨、足临泣火针,或用雷火针。
交经疏脉法。经脉闭阻不通是产生疼痛的基本病机,赖新生基于病痛多乃“邪客于经”的认识,采用“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的交经疏脉法,治痛疗效显著。比如,治疗肾绞痛,常取对侧太溪、京骨、丘墟;治疗胁痛,取对侧冲阳、太冲、太白穴;治疗心绞痛,取右手神门、合谷、大陵均能收到良好疗效。
扶正养元法。痛证致病因素很多,六淫、七情、痰饮、瘀血、过劳、过逸、外伤等皆可引发。《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扶正养元乃固本强精之法。赖新生的通元疗法可蓄积阴精、引气归元,能从根本上铲除“痛根”。
调神抑痛法。疼痛是身体内部对伤害的一种主观感觉,与患者心理状态关系密切。在赖新生看来,调神可抑痛。《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赖新生调神抑痛法主取心经、心包经上的神门、大陵、劳宫、灵道,痛剧者加中冲、少冲放血。《灵枢·本神》云:“肝藏血,血舍魂”。肝主疏泄而调畅情志,肝血足则神得养,气机调畅而疼痛自消。因此,赖新生抑痛的另一治法是取肝俞配取肝经的太冲、中封、章门穴为主穴治疗。此外,脑为元神之府,赖新生临床常针刺督脉的印堂、百会、风府、大椎等穴位通督调神。
通督祛风法。中医认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为患,经络当首为受邪之地,又有“风为百病之长”的说法。因此,赖新生治疗六淫“盘踞”经脉所致痛证时,常取背部华佗夹脊穴为主,灵活配取风市、风池、风府、风门、曲池、合谷等治风要穴。风邪较重时,加梅花针叩刺华佗夹脊和督脉以加强祛风之功。
补虚安络法。赖新生认为,病久必虚,对于久痛患者当从虚论治。针灸治疗时,可采用“络郄相配法”以补虚安络,即络穴(“络”有联络、散布之意,十二经脉各有一络脉分出,故各有一络穴,其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与郄穴(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相配取穴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