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三高源自动脉硬化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脏内科副主任医师甄珍
动脉硬化是一种以动脉壁增厚、动脉血管失去弹性为特点的病理改变,也是引发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但动脉硬化并不是一天形成的,可能从儿童期就埋下了种子。
美国及欧洲5家医学院和医院发布了一项针对1856名青少年动脉硬化预后的研究结果,发现动脉硬化是导致心脏功能性和结构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动脉硬化最严重的受试青少年中,心脏结构性损伤的风险增加了23%~27%。在这项研究中,动脉硬化还被证明与高血压、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以及年轻人群心脏病发生存在关系。同时,高血压、胰岛素抵抗也反过来促进了动脉硬化导致的心脏损害。
如今,临床中越来越多孩子被查出存在动脉硬化。由于动脉硬化发展缓慢、隐匿,可以长期无任何症状,因此在早期常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受氧化应激反应等作用的影响,婴幼儿的动脉内皮已经发生损伤,可以观察到脂质条纹,而这正是动脉硬化的极早期表现。随着时间推移,脂质条纹逐步进展,成为纤维斑块,并可能进一步发展成粥样硬化斑块。在这一过程中,就会出现动脉壁增厚、动脉弹性降低等表现,进而引发一系列组织器官损害和疾病。
如果孩子存在肥胖、高血压、血糖异常、高脂血症等情况,就要警惕动脉硬化了。通过颈-股动脉脉搏波速测定等手段,对儿童进行早期动脉硬化筛查非常必要。一旦确诊,需要通过进一步实验室检查明确患儿的血压、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等指标,必要时还要监测睡眠呼吸,从而明确导致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提早进行预防,可以有效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饮食方面,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至少食用400克水果和蔬菜,同时减少果汁、饮料等的摄入;限制脂肪摄入量,少吃肥肉、猪油或其他动物油,多吃一些富含不饱和脂肪的鱼类、豆制品等。运动方面,儿童青少年每天应至少进行60分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日常也应减少久坐时间。家庭生活中,二手烟对儿童动脉内皮的损伤不容小觑,家长应尽量为孩子创建无烟的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