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2025年3月8-10日,由会长何秀琴博士、创会会长黄志泉、秘书长李越治、王凌秋校友组成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中文校友会代表团受邀赴印尼雅加达,庆贺校友会副会长魏耀坤先生九十寿辰暨夫人八十七寿诞。
     这场盛宴不仅汇聚了全球千余位嘉宾,更成为文化传承、家族精神与中新印商业合作交融的温暖时刻。
     耄耋之年,书写“福”字人生
     这是一场温情满溢的庆典,不只是对岁月的礼敬,更是对生命价值的礼赞。寿宴开场,魏耀坤贤伉俪携手步入会场、缓步走向舞台,在儿孙的环绕下,拉开寿宴盛典的帷幕。全场逾千名宾客共同见证这对儿孙满堂的佳偶风雨相伴六十余载的情深意长。结合此次寿宴,魏老赠送每一位来宾他的自传,并现场播放了他的闽南语访谈视频,让大家对这位令人尊敬和羡慕的老人有更全面的认识。魏老也分享了健康秘诀几个“八”:一天睡够八小时、喝八杯水、吃八分饱、每天走路八千步,每天晒太阳18分钟。
     九旬魏老精神矍铄,风采依旧,能歌善书,在现场即兴挥毫,写下寓意深远的“祝福”二字,并赠予子孙。他用行动诠释了何为真正的“福”:事业有成,家庭和美、家和子兴,福寿绵长。
     作为印尼商界翘楚,魏耀坤先生不仅创造了本土国民品牌“福”,更以德行赢得敬重。他深耕印尼数十载,将商业成就回馈社会,积极投身慈善与社团事务,其影响力超越商业,遍及公益、文化与教育领域。这场千人宴席,不仅见证了一位企业家的辉煌人生,更映照出他在多个领域的深远贡献。
     校友纽带:情义传承,商道共进
     此次雅加达之行,不只是一次祝寿之旅,更是一次意义非凡的交流之旅。
     校友交流:
     寿宴是纽带,此行代表团与”老一辈印尼校友有更深的交流,见到彼此分外亲,双方同唱一首歌,共话校友情,重温对母校的深厚情感,漫谈印尼时局;EMBA第一届印尼校友李淼芳学长记忆超群,对校友会老朋友的情况还能如数家珍,他保留当年他读国大时学校发的外套。印尼王朝盛校友在我们停留雅加达期间不仅热情接待,在他的“福清酒家”盛情为我们接风,还忙里抽空与我们相会、拍照,并赠送印尼特产,足见印尼校友们重情重义。老一代印尼校友给我们留下的是温情和温暖。
     我们抵达的当晚,特地约见在印尼奋斗多年、成功开设百多家咖啡连锁店(TOMORO)、立志开拓多元产业版图的袁幸伟校友(30班)。在幸伟校友的雅加达河南菜系餐馆“掌柜”,我们也见到他的年轻朋友、伙计和合作伙伴,热腾腾的晚宴,我们看到一群热情洋溢、要大干一场的热烈场景,见证了年轻一代校友勇敢逐梦、敢闯敢拼的拓荒精神。
     商业参访:
     代表团在何秀琴会长的牵头下,我们有幸走访世界500强青山实业印尼雅加达商业事业部,这家全球领先的不锈钢及镍资源加工企业,正在用产业链整合打破欧美市场垄断、谱写中印合作佳曲。青山印尼莫罗瓦利工业园(IMIP)已创造超十万就业岗位,助推印尼本地产业升级,提供就业和创收外汇,获得印尼政府和人民的尊重。它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全球化经营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从情义相承到商业探索,此行让校友会的纽带更加紧密,也让新一代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寿宴之外:文化坚守与时代命题
     这场寿宴不仅是对长者的祝福,更是一场关于家族、文化与时代命题的深刻对话。“情”是核心,文化是根基 ——  现场节目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展现印尼华人对根脉的坚守,情感浓郁、意蕴深远。 • 家族精神,代际传承 ——  魏氏家族“以福传家”的理念,不仅体现在企业经营中,更深植于家庭教育。家族文化不仅仅是财富的延续,更是精神的薪火相传。 • 拓荒者精神,时代担当 ——  在全球经济格局变迁的背景下,年轻一代华商展现出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魄力。从魏老的圆满人生,到青年企业家的奋力突围,这场寿宴勾勒出商业精神的多维样貌。
结语:一场寿宴,折射商业与人生的永恒主题
     魏耀坤先生用一生诠释了“圆满”的人生,而新一代华商则正用行动书写“突破”。从九旬长者的智慧人生,到年轻企业家的全球布局,这场雅加达之行不仅是祝寿庆典,更是一次关于生命价值、家族精神与商业拓展的深度交流。
     无论是家族的传承,还是企业的革新,真正的成功并非单一的财富积累,而是能够影响和成就他人的力量。魏老的“福”字人生,正是对这份力量最生动的诠释。而未来,将由年轻一代继续书写新的篇章。(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中文校友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