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百惠(Tupperware)已正式关闭其在印尼的业务。此次关闭是该公司全球战略的一部分。
援引特百惠印尼官方社交媒体于周日(4月13日)的消息,特百惠在印尼市场已深耕33年。特百惠账号写道:“我们沉重宣布,特百惠印尼自2025年1月31日起正式停止运营。”
特百惠表示,33年的历程足以使其成为印尼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自1990年代起,该品牌的食品容器便融入当地厨房、餐桌乃至儿童餐盒。
值得关注的是,特百惠全球业务曾濒临破产边缘。不过,美国破产法院已批准协议,挽救了这家马萨诸塞州企业的命运。根据协议,特百惠将以2350万美元现金和6300万美元债务减免为代价,向贷款集团出售品牌名称及核心资产。
作为家喻户晓的食品存储品牌,特百惠凭借坚固材质、精巧设计和缤纷色彩深受印尼家庭主妇青睐。然而随着破产危机逼近,主妇们或将面临“失宠”之痛。

印尼市场前车之鉴:五大知名企业陨落案例
1.美妆巨头露华浓(Revlon)
2022年6月申请美国《破产法》第11章保护,负债33.1亿美元。这家曾仅次于雅芳的全球第二大美妆企业,疫情期间成为美国首个申请破产保护的行业巨头。
2.零售巨擘巨人超市(Giant)
2015年起陆续关闭75家门店,2019年所属英雄集团(Hero Group)启动大规模关店计划。 2023年初疫情期间,玛戈城等三家门店结业。这家1944年创立的马来西亚平价超市品牌黯然退场。
3.影像先驱柯达(Kodak)
2012年宣告破产,未能跟上数码化浪潮。这家1892年创立的胶片巨头,曾承载无数家庭的珍贵影像记忆。
4.传统药企娘子草药(PT Nyonya Meneer)
因2670亿印尼盾债务危机,这家以爪哇传统草药闻名的百年企业最终变卖资产。其创始人娘子女士的疗疾配方曾风靡一时。
5.电商平台京东印尼(JD.ID)
2015年入局,2023年3月终止服务。这个由中国京东与新加坡Provident Capital合资的电商平台,在经历裁员与物流收缩后黯然退市。 (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