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4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221届执行局会议上宣布,将印尼的五项文献遗产纳入《世界记忆名录》(MoW)。根据印尼国家档案馆社交媒体官方账号发布的消息,印尼由此成为2024-2025年度入选项目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在全球各国提交的122项文献遗产中,教科文组织执行局最终选定74项,其中五项来自印尼。以下是被国际认可的印尼五项文献遗产:
1.爪哇舞蹈档案:1861-1944年芒库尼加兰宫廷特色舞蹈
该遗产由芒库尼加兰宫与印尼国家档案馆联合申报,记录了自曼库尼加罗四世至七世统治时期(1861-1944年)的编舞手稿、乐谱符号和传统舞蹈表演。该项目已于2023年入选印尼国家档案馆“民族集体记忆”计划。
2.《圣师教义》古抄本(SSKK)
由印尼国家图书馆申报的16世纪古巽他语手稿,展现了前殖民时期巽他王国与亚洲各国的政治和贸易联系,被视作祭司阶层的圣典。
3.哈姆扎·凡苏里著作
印尼国家图书馆与马来西亚国家图书馆联合申报。这位文学巨匠创作的诗歌体作品在马来群岛广为流传,自17世纪起对马来文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被誉为现代文学的先驱。
4.卡尔蒂妮书信与档案
由印尼国家档案馆、荷兰国家档案馆和莱顿大学图书馆共同保存。这些文献为理解印尼女性解放运动先驱拉登·阿珍·卡尔蒂妮(1879-1904年)的生平与思想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国内外关于教育、女权运动和性别平等的讨论中持续发挥影响力。
5.东盟诞生: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档案(1967-1976年)
印尼国家档案馆、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和泰国电影档案馆联合申报。该档案记录了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五个创始成员国建立东盟的过程,展现了东盟在维护东南亚地区稳定、预防冲突方面发挥的历史作用。
至此,印尼共有16项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作为申报方,印尼及相关利益攸关方承诺将切实做好文献遗产保护工作,确保这些珍贵记忆遗产的全球可及性。(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