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SR称绿色经济助印尼GDP增638兆盾 创造170万就业
-

2025年7月3日拍摄的空中照片,显示了位于北马鲁古省中哈马黑拉县盖贝岛上一家镍矿企业的矿石开采现场。目前,政府正大力推动镍矿资源的下游加工,作为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战略之一,并积极构建电动汽车电池产业生态系统,以加快能源绿色转型进程,迈向先进工业国家的目标。
【本报讯】印尼基础服务改革研究所(IESR)于7月23日在雅加达发布研究结果指出,到2045年,若能实现对绿色产业的充分投资,该领域有潜力创造多达170万个就业岗位,并于2030年对国内生产总值(GDP)贡献高达638兆盾。
IESR工业脱碳项目经理朱尼科·努尔·普拉塔玛(Juniko Nur Pratama)在一场媒体简报中指出,若投资环境充足,绿色产业将显著推动印尼经济发展,并在2045年前助力实现每年6.3%的GDP平均增长率。
他说道:“通过足够的投资支持,绿色产业有望加速经济增长,同时支撑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
根据IESR测算,为实现印尼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NDC),绿色产业所需累计投资额约为2,850亿美元,折合约4.65千万亿盾(按汇率1美元兑16,315盾计算)。
其中,约416.7亿美元(相当于680兆盾)已通过金融部门配置,政府气候变化预算亦拨出969亿美元(约1.5千万亿盾),但仍存在1464.3亿美元(约2.3千万亿盾)的投资缺口。
朱尼科进一步指出,实现工业领域净零排放(NZE)需依托五大支柱:电力系统脱碳、替代清洁燃料、能源效率提升、资源效率优化、以及绿色技术与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手段。
IESR分析认为,部分印尼工业的能源强度指标已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要实现净零排放仍需更加积极的战略推动。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提出的路径,全球能源效率与能源强度须在2030年前实现年均提升逾4%,是2022年2%的两倍。而这一水平也远高于印尼NZE官方情景设定的年均1.8%。(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