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行业设法 减少进口扩大国内市场
-

印尼医疗器械行业聚焦于减少对进口产品的依赖。
【本报讯】医疗器械行业聚焦于减少对进口产品的依赖,然而,业内人士对国内医疗器械制造和市场的发展存在诸多担忧。
日前,印尼医疗器械制造商协会 (Aspaki) 秘书长 Erwin Hermanto阐明,医疗器械产品的进口份额仍占主导地位。Erwin 指出,根据电子目录中的采购数据,去年医疗器械的进口量约为 52%。
医疗器械进口主要是以国内生产尚无法满足的高科技产品为主。例如磁共振成像 (MRI) 和计算机断层扫描 (CT)。医疗器械产品的进口主要来自中国、美国和欧洲等国家。
Erwin对记者称,即便在医疗器械采购中仍占主导地位,进口份额已显著降低。从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电子目录采购中的进口份额曾高达 92%。“从数量来看,进口份额仍然超过 50%。但近年来,进口量大幅度下降。进口的主要是尚未在国内生产的高科技产品。但我们正开始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Erwin 续称,医疗器械产品进口量减少的原因,是 2022 年第 2 号总统指令(Inpres),该指令旨在加速增加国产产品使用。该指令旨在鼓励吸收国产产品,尤其是在政府采购中。
除此之外,一些医疗器械制造企业也建立国内生产设施。
举例Kalbe Farma (KLBF) 公司通过旗下子公司Forsta Kalmedic Global 公司的活动就知道了。
该公司与 GE HealthCare Technologies Inc. 合作,开发印尼首个 CT 扫描生产设施,并于 2025 年 6 月初正式投入使用。
日前,Kalbe Farma 企业对外沟通主管 Hari Nugroho对记者阐明,KLBF 正在与战略合作伙伴和跨国公司合作,确保技术转让。“为能支持政府通过医疗器械行业的国产含率 (TKDN) 打造医疗保健领域的独立性,Kalbe 正持续不断的在印尼建设本地生产能力。”
今年 6 月, Dräger Indonesia公司也通过启动呼吸机生产设施,发展国内医疗器械制造业。工业部也对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投资表示欢迎。
日前,工业部副部长 Faisol Riza 预测,受人口增长、流行病学动态和医疗设施扩张的推动,国内对医疗器械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为此,国内医疗器械制造至关重要。
Faisol 以呼吸机为例,它是进口额最高的十大医疗器械产品之一。预计至 2024 年,其进口额将达到约 6840 万美元,比去年增长两倍。
Faisol 坦承,多个医疗器械产品类别的进口主导地位对医疗保健行业的独立性构成了挑战。“然而,医疗器械行业参与者也拥有巨大的机遇。”
国内市场的挑战
Aspaki 赞赏国内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投资和发展,尤其是中高科技产品。然而,Erwin 指出,政府需要警惕外国投资进入国内行业参与者已经能够满足需求的医疗器械产品领域。
在各种经济和地缘政治动态中,Erwin 强调中国的工业状况,这可能会导致工厂迁往印尼。“他们拥有更优越的市场准入和更丰富的经济资源,因此我们担心这会造成不公平竞争,尤其是在价格方面。”
Erwin 也建议,外国投资应更多地关注能够促进技术转让的中高科技产品制造。此外,外国投资还需要与当地企业合作或参与其中。
Erwin 补充说,“因此,他们进入印尼不仅是为了占领市场,也是为了转让有益的技术。”
另一方面,国内医疗器械市场也面临压力。Erwin 表示,2025 年上半年医疗器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均有所下降。不同类型医疗器械的下降幅度各不相同。Erwin 表示,平均降幅在个位数到两位数之间。
Erwin 怀疑医疗器械销售额的下降也受到经济状况的影响,尤其是预算效率低下和购买力减弱,这些因素抑制了公共和私人消费。然而,今年早些时候,Aspaki 预测医疗器械销售额可能达到 8%。
考虑到上半年的形势和当前的经济动态,Erwin 的预期并不高。他只是希望市场在 2025 年下半年复苏,使年底销售额与 2024 年相比仍有增长。“我们还没有看到详细的数据,但 8% 似乎有些夸张。不过,我们仍然希望总体销售额与去年相比有所增长,”Erwin 说道。
与此同时,KLBF 对医疗器械业务的前景仍表乐观。KLBF 希望提升该业务的贡献。因于医疗器械业务仅占 KLBF 总分销和物流业务的 5% 左右,因此该商机仍十分广阔。“我们的目标是医疗器械整体业务实现高个位数增长。”(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