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财政部长丝莉·穆利亚妮·英德拉瓦蒂(Sri Mulyani Indrawati)28日在金融系统稳定委员会(KSSK)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印尼与美国近期就关税安排达成一致,预计将对印尼多项关键出口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丝莉·穆利亚妮表示,根据最新协议,美国已同意将部分原本适用于印尼商品的互惠关税从32%下调至19%。该调整预计将直接惠及印尼的纺织、鞋类及家具等行业,从而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并有助于扩大就业。
 
她指出,印尼也将对部分来自美国的进口商品实施零关税措施,预计这一政策将压低能源和食品等重点民生领域的价格水平,为国内通胀管理提供支撑。
 
据美国白宫官网消息,双方已签署《互惠贸易协定框架协议》,旨在进一步深化印美经贸合作,优化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并增强双边供应链韧性。
 
根据协议安排,印尼将对约99%的美国产业及农产品免征关税;作为对等措施,美国将对印尼商品统一适用19%关税标准,并就部分未被其本土产业链覆盖的关键商品预留进一步下调关税的空间。
 
印尼经济统筹部表示,政府正持续与美国推进磋商进程,力争将涉及关键原材料和战略性出口商品的关税水平降至19%以下,乃至实现零关税待遇。
 
经济统筹部长艾尔朗加·哈尔塔托(Airlangga Hartarto)指出,政府正在推动包括棕榈油、咖啡、可可、农产品及矿产资源在内的多类资源型商品纳入磋商议程。同时,来自自由贸易区的部分高附加值工业组件亦被列入关税优化清单。
 
他表示,尽管目前美国对部分印尼商品适用19%关税,但由于相关产品在美国本土缺乏同类竞争产业,未来仍具备争取进一步关税优惠的现实基础。
 
艾尔朗加补充指出,在制定关税政策时,美国也参考其他主要贸易伙伴所提供的待遇安排。例如,欧盟通过《印欧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IEU-CEPA),已对印尼原棕榈油(CPO)实施零关税政策。(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