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部门的问题似乎永无止境。各种问题接踵而至,使得土地改革仿佛从未取得过实际成果。然而实际上,几乎每一届政府都曾开展过“清理”土地的工作。
普拉博沃•苏比安托总统领导的政府也不例外,他再次承诺要整顿闲置土地,以传承土地改革的精神。这项工作刻不容缓,因为在印度尼西亚总计5590万公顷已登记的土地中,约有140万公顷处于闲置状态。
事实上,据政府称,仍有120万公顷持有商业使用权(HGU)、建筑使用权(HGB)或土地使用权等形式存在的闲置土地。因此,政府目前正努力重新加速执行关于整顿区域和闲置土地的第20/2021号《政府条例》(PP)。
具体措施是接管那些连续两年未按指定用途使用的土地。由于信息混乱不清,这一举措近来引发了社会争议。
对此,土地与空间规划部长兼国家土地局(ATR/BPN)负责人努斯龙•瓦希德(Nusron Wahid)已作出解释。他表示,第20/2021号政府条例针对的是国家授予特定方的土地权,如商业使用权、建筑使用权以及工业林区(HTI)等管理区域的特许经营权土地,这些土地未按其指定用途使用。
努斯龙•瓦希德认为,接管属于人民所有的土地,如永久产权证书(SHM)土地、继承土地或私人土地,几乎是不可能的。
若确实如此,那么政府仍有必要向印度尼西亚全国各地的民众清晰明了地解释该法规中的规定。由此引发的骚动表明,该法规尚未向公众明确传达。
因民众的参与度低,他们的犹豫和困惑只会阻碍土地改革,甚至可能引发新的冲突
企业界的参与也至关重要。更何况,据政府消息人士称,由房地产和棕榈油行业经营者管理的弃耕闲置土地规模巨大。尽管近期这两个行业的商业代表都否认了这一指控。
政府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根据现有的各项法规,明确界定弃耕地或闲置土地的状况,防止由于法规重叠而导致闲置土地状况不明。
随着清理闲置土地行动的展开,铲除土地黑帮的力度也在加大。土地荒废和土地黑帮这两个问题长期以来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土地领域治理的一个复杂难题。
土地黑手党的真实存在已是公开的秘密。更令人忧心的是,有迹象表明国家工作人员涉嫌参与其中。那些本应参与解决问题的人,却恰恰是问题的根源。
这必须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不仅要从外部着手整顿,更需从内部进行改革。推行系统化的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并将任何与土地黑手党勾结者绳之以法。
其他整顿措施也需持续推进,包括:提升数据精准度、实施数字化系统、在政府项目征地过程中建立透明治理机制,以及让民间组织和商业协会参与监督过程。
希望通过强有力的执法、全面的数字化、透明的治理和稳固的跨机构协作,印尼能够构建公平的土地获取机制,提高生产力,从而支持国家发展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