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再传佳音。经历数月低迷后,制造业复苏势头日益显着。这一向好态势为经济持续复苏注入信心,预计增长动能将延续至年底。
此前四个月(3月至6月)因国内外订单疲软,制造业持续处于收缩区间。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加征高额关税、普拉博沃政府推行财政紧缩政策以及国内消费者购买力下滑等。
8月初发布的两份报告印证了七月制造业表现的改善。标普全球公布的印尼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上升2.3点至49.2。尽管仍处收缩区间,该增幅释放出积极信号。
数日前,印尼工业部发布的2025年7月工业信心指数(IKI)攀升至52.89,较6月51.84提升1.05点,比去年同期的52.40亦高出0.49点。
指数高于50表明行业扩张,低于50则意味着收缩。两大指数呈现分化态势,IKI已进入扩张区间,而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仍处于收缩区间,但共同印证了七月印尼制造业整体向好。
本次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是近四个月首次回升,标志国内工业活力重启。印尼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甚至超越日本(48.8)、法国(48.4)、英国(48.2)、韩国(48.0)及台湾地区(46.2)。
工业部发言人费布里•亨德里•安东尼•阿里夫(Febri Hendri Antoni Arief)8月1日在雅加达表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回升源于近几周政策动态使行业参与者更加乐观,提振了产业界预期。"
据费布里介绍,工业部从未将制造业PMI结果作为分析或制定政策的依据。相反,它依赖于行业信心指数(IKI)。工业企业的平均样本量为3100家,而标准普尔全球PMI调查的覆盖范围不超过500家。 “通过IKI,我们了解非石油和天然气加工行业各个子行业的表现,”他解释道。
行业信心指数(IKI)通过直接调研23个制造业子行业得出涵盖生产、国内外需求、产能利用率、劳动力及商业预期等方面的数据。
政府持续推行支持工业的政策后,国内制造业的复苏令人振奋。例如,印尼-欧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IEU-CEPA)谈判进展获商界高度评价。
此外,贸易部2024年第8号条例的修订也是增强国内行业参与者信心的关键因素。继纺织和纺织产品(TPT)行业通过修订后的贸易部第8/2024号条例获得保护后,其他行业的企业也在期待类似的政策,期待获得保障市场公平竞争的政策。
国内工业家仍在等待与美国贸易协定的技术确定性。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在美国以外地区(例如中国或印度)生产的美国品牌产品是否仍可能享受免税进口。 “对于工业部来说,只有真正在美国生产的商品才有资格享受零进口关税,”费布里强调。
他还强调了业内人士对国产零部件(TKDN)政策可持续性的担忧,尤其是对手机、掌上电脑和平板电脑分销许可证(HKT)的担忧。他解释道。 “国产零部件(TKDN)豁免适用于国内产业无法或尚未生产的商品,”。
我们坚信政府将采取精准政策巩固工业向好态势,把握当前机遇窗口。当下形势应成为民族工业深耕国内市场的契机,同时全力开拓出口机遇,尤其是欧洲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