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印度尼西亚银行(印尼央行,BI)数据显示,2025年7月印尼外债(ULN)规模降至4325亿美元,低于2025年6月的4341亿美元。
 
印尼央行通讯部执行主任Ramdan Denny Prakoso于9月15日(周一)在雅加达表示:“按年计算,印尼外债同比增长4.1%,低于6月的6.3%。”
 
Ramdan解释称,这一放缓主要来自公共部门外债增速走弱。
 
2025年7月外债规模也受到美元兑包括印尼盾币在内的大多数全球货币走强的影响。
 
具体来看,2025年7月政府外债余额为2117亿美元,同比增长9.0%,低于6月的10.0%。这一趋势与政府外债和国债增速放缓密切相关。
 
作为国家预算(APBN)的融资工具,政府外债管理始终保持审慎、可衡量和负责任,其用途继续指向生产性部门,以维持印尼经济增长动力。
 
按经济部门划分,政府外债主要投向:卫生和社会服务(占23.1%)、教育服务(17.0%)、政府行政、国防和强制性社会保障(15.9%)、建筑业(12.1%)、交通运输和仓储业(8.9%)。
 
Ramdan强调:“政府外债状况保持稳定,因为长期债务占比高达99.9%。”
 
与此同时,2025年7月私营部门外债与上月大体持平,约1956亿美元,同比下降0.3%,与6月降幅相近。
 
这一变化源于非金融企业外债增速降至1.2%,而金融企业外债增速加快至3.6%。
 
从行业来看,私营部门外债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金融与保险业、电力和天然气供应业,以及采矿和采石业,合计占比达80.4%。
 
Ramdan指出,印尼外债结构保持健康,这得益于外债管理中审慎原则的贯彻落实。
 
这体现在外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由6月的30.5%降至7月的30.0%,同时长期外债占比维持在85.5%。
 
他补充道:“为确保外债结构保持稳健,印尼央行将继续与政府密切协调,监测外债发展情况。”
 
Ramdan最后表示,外债的作用也将持续优化,用于支持发展融资并推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可能影响经济稳定的风险。(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