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退回印尼虾产品污染事件 统计局回应称退货量达152吨
-
2025年10月28日,在印尼西苏门答腊巴东帕里亚曼县彼鲁邦镇,虾农在池塘中查看虾的生长状况。海洋事务与渔业部预测,今年全球虾类市场规模将达到649亿美元,并有望在十年内翻番至1404亿美元。作为印尼的优势出口产品,虾类主要销往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等市场。
【本报讯】印尼中央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9月多国出现虾类出口退货情况,其中美国是最大退货来源国。
统计局分销与服务统计副主任普吉·伊斯马蒂尼透露,美国退回的印尼虾产品达152.32吨,价值126万美元(约合209亿盾)。周一(11月3日),她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部分再进口货物来自美国,总量达152.32吨,价值126万美元。”
今年9月总退货量达240.54吨,价值209万美元。这一信息回应了近期大量输美虾产品被退回事件。
据悉,此次美国退回印尼虾产品系因发现冷冻虾含有放射性元素铯-137污染。
据悉,印尼粮食事务部透露共有18个集装箱的虾产品被美国退回。退货原因正是放射性元素铯-137污染事件。
粮食事务部数字转型与机构间关系部长级专家顾问巴拉·克里希纳·哈西布安说明,这18个集装箱最初仍在运往美国途中,因疑似受铯-137污染而被遣返。他于9月17日在雅加达的发布会上表示:“自今年9月2日起,Bahari Makmur Sejati公司发往美国的18个虾产品集装箱在出口途中被遣返。”
粮食事务部部长祖尔基弗利·哈桑在9月30日的另一次发布会中强调,输美冷冻虾受铯-137污染事件仅发生在西冷现代工业园地区。“专案组调查确认污染仅发生在西冷地区,未波及全国供应链及其他出口产品。因此污染源仅西冷一处。”(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