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蛇皮果农林体系获FAO全球遗产认证
-
【本报讯】我国首次获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简称 GIAHS)认证,入选项目为巴厘省卡朗阿森县的蛇皮果(Salak)农林复合体系。这是本国农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据悉,颁证仪式于2025年在意大利罗马举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副总干事戈弗雷·马圭恩齐(Godfrey Magwenzi)代表该组织向印尼农业部园艺总局秘书穆罕默德·陶菲克·拉图勒(Muhammad Taufiq Ratule)颁发证书。
穆罕默德·陶菲克·拉图勒于11月2日在雅加达发表的一份书面声明中指出:“本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保护和发展这一农业遗产景观,使其持续造福社会,增强粮食系统韧性,并成为以地方智慧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学习与创新平台。”
他介绍说,卡朗阿森蛇皮果农林复合体系是农户、传统村社机构(Desa Adat)、学术界、地方及中央政府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努力的成果。
卡朗阿森县是巴厘省最大的蛇皮果产区,2024年产量达24,972吨。该体系涵盖西贝坦传统村(Desa Adat Sibetan)约2,800名农户,保护并延续着超过12个地方品种。当地传统习俗法“阿威阿威”(Awig-Awig)严格限制农地转作与对外出售,从而有效保障农林体系的长期可持续性与代际传承。
穆罕默德·陶菲克·拉图勒表示:“我们欢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知识共享,并期待获得更多技术支持,以进一步巩固本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体系,同时推动未来更多遗产地的申报与认定。”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本国及东帝汶代表拉真德拉·阿里亚尔(Rajendra Aryal)指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体系是应对气候变化、强化粮食安全与推动可持续农业转型的重要典范。
拉真德拉·阿里亚尔在罗马出席颁奖典礼时表示:“本国各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农业体系,这些宝贵经验为气候适应提供了现实解决方案。联合国粮农组织将继续支持本国保护首个GIAHS遗产地,并推动更多具有代表性的项目纳入全球遗产体系。”
据悉,在此次2025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颁奖典礼上,共有来自14个国家的28个体系获认定,包括巴西、中国、厄瓜多尔、伊朗、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摩洛哥、西班牙、泰国及突尼斯等国。(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