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原主任 张思莱
 
呼吸道感染来势汹汹,对于绝大多数患儿来说,居家用药是疾病治疗的重要一环。结合《儿童呼吸道感染家庭用药指导专家共识》发布,就家长们关切的诸多用药问题给予建议和指导。
1.儿童呼吸道感染有哪些常见症状?根据感染部位,可将儿童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 上呼吸道感染主要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咽炎等;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包括支气管炎、肺炎等。如果在流感流行期,孩子出现下列情况之一,需高度怀疑感染流感:①骤然起病,伴有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急性呼吸道症状,并在几天内持续性加重;②除发热外,还头痛、全身酸痛,婴幼儿表现为精神萎靡或异常烦躁、胃口不好等;③突然发热,口服退热药体温下降不明显,且呈持续高热状态。
2.儿童呼吸道感染一定要用抗菌药物吗?如果是单纯病毒感染,抗菌药物是无效的,当合并或继发了细菌感染才需酌情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为处方药,家长勿擅自应用。
3.何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引起儿童呼吸系统感染的病毒有多种,除流感病毒和巨细胞病毒外,其他病毒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目前对于流感病毒,比较有效的药物就是奥司他韦,该药只针对流感病毒,对普通感冒、疱疹病毒、EB 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无效。
4.什么情况需用退热药?大于 2月龄的婴儿,如果腋温高于 38.2 摄氏度,或因发热出现明显不适感和情绪变化时,可以使用退烧药。
适合儿童的退烧药一般有两种,即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和布洛芬(美林)。其中,对乙酰氨基酚安全性更高,是 3 月龄以上宝宝的首选药,布洛芬更适合 6 月龄以上或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效果不好的孩子。这两种药物均为 6 小时用药一次,一天用药不能超过 4 次。需注意,两种药不可交替使用,也不能与含解热镇痛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同时使用。儿童首选口服剂型,如滴剂或混悬液;低龄儿童(如 3 岁以下)优选浓度高、体积小的滴剂;胃肠道不适伴发热的,优选对乙酰氨基酚。
5.用药后患儿还发热怎么办?通常来说,退烧药起效时间在 15~30 分钟,切勿擅自增加超说明书给药频次或剂量。若用药后仍有发热症状,家长可检查药物使用环节是否正确,确保药物未超过有效期限、混悬液在使用前摇匀、给药剂量准确等。用药同时可采用适宜的物理方式降温,如温水外敷和温水浴等水,加快排泄进程,有利于带走体内热量。
6.一咳嗽就要用止咳药吗?咳嗽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吸入物质的保护性反射,50%的儿童与上呼吸道感染相关的咳嗽在 10 天内消退。当咳嗽显著影响患儿睡眠和饮食时,可酌情考虑使用镇咳药对症处理。
7.孩子有痰怎么处理?感染后产生痰液是人体自我保护机制,痰排出体外时也会把附着在其中的尘埃、细菌、病毒,以及坏死的细胞一起排出。目前临床研究没有证据证明,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可以通过服用化痰药获益,因此不建议轻易给有痰的孩子用祛痰药。
不用药的情况下,有两种适合居家应用的物理祛痰法。一是胸部叩拍。帮孩子从下向上、由外至内用手叩拍痰液附近的胸壁,可使痰液更易从管壁脱落。叩拍适合在晨起、餐前 30 分钟或餐 后 2 小时进行 ,每 次 3~10 分钟为宜。二是咳嗽训练。推荐采取坐位咳嗽排痰,先深慢呼吸 5~6 次,后深吸气至膈肌完全下降,屏气 3~5 秒,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 2~3 次短而有力的咳嗽,或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痰液咳出。
8. 哪些呼吸道感染可以使用雾化?①急性喉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急性会厌炎、百日咳或类百日咳样综合征、肺炎等;②婴幼儿喘息包括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等;③呼吸道感染后咳嗽、闭塞性支气管炎等。家庭雾化前需就诊寻求医生指导,使用时应注意:不能将雾化药物长时间存放在雾化器中 ;每次雾化用量以 3~4 毫升为宜 ,避免雾化时间过长影响儿童依从性 ;雾化前 30 分钟避免过度进食;激素类药物使用前不要涂抹油性面霜;儿童最好在坐着的安静状态下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可采取半坐卧位;雾化结束后及时清洁面部,用清水漱口 3 次及以上,小婴儿可用棉签擦拭口腔进行护理。需注意,目前并无抗菌类雾化药物,切不可为追求效果将静脉用药通过雾化方式使用。
9. 儿童呼吸道感染能用中成药或中药吗?中成药或中药应请中医师辨证论治后合理使用。同时需仔细了解药品成分 ,避免功能相同或成分重复的中成药联合使用。优先选用药名中含“儿”“儿童”“娃娃”等字样的儿童专用药。
10.感染时鼻塞怎么办?出现鼻塞症状时,可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清洗疗效差的可在医师指导下短期使用鼻用减充血剂。常用鼻用减充血剂包括羟甲唑啉(2 岁以下儿童禁用)、0.05%赛洛唑啉(3 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鼻用减充血剂使用不宜超过 7天,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及鼻腔干燥者禁用。
11.吃药后吐了是否需要补服?如果服用药物后立即呕吐,呕吐物中可见完整的片剂、胶囊剂或全部液体,可考虑补服;如服用时间超过 15 分钟,需权衡错过一剂的潜在风险以及补服后药物过量的危害。
一般情况下,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应遵循“能不用药就不用药,能口服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的原则。轻症情况下优先考虑居家护理,避免去医院引发交叉感染。若采用正确方式干预后,发烧等症状持续 3 天还未改善,再考虑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