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第一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 李璐璐
 
统计显示,目前中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已达13.3%,成为了继糖尿病后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除了饮食因素以外,有些常见药也会升高尿酸,临床称之为药源性高尿酸血症。导致人体内尿酸升高的原因有二:体内生成增加和排泄障碍。药源性高尿酸血症的机制也是一样,有的是因为药物增加了尿酸产生,有的是药物使尿酸排泄减少。其中,最常见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1.胰岛素。胰岛素通过激活尿酸盐转运蛋白,促进肾近端小管的尿酸重吸收,会升高尿酸水平,因此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且正在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建议常规监测尿酸水平。
2.硫唑嘌呤。该药用于治疗多种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硬化症及系统性血管炎等。该药是一个前体药物,在体内代谢为 6-巯基嘌呤,这种成分会渗入 DNA 内引起细胞障碍,释放氮化合物尿酸至血液中,从而导致尿酸生成增加。
3.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对尿酸的影响是双重的。低剂量阿司匹林(如不超过 2~3 克/天)会减少尿酸排泄,导致尿酸潴留,引起高尿酸血症,但更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反而会促进尿酸排泄。临床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事件时,多见于 100~300毫克/日,可能会导致血尿酸轻度升高,但患者不能因尿酸风险升高而贸然停用阿司匹林。
目前的诸多资料提示,使用阿司匹林前无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早期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不太可能引起痛风发作;已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时,适当加点降尿酸药物可以克服潜在的升尿酸风险。基于此,建议正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定期复查血尿酸水平,如确需使用降尿酸药物的,需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选用。
4.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主要包括环孢素和他克莫司,目前在临床常用于肾移植、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等疾病。此类药物可能会促进尿酸排泄减少,使血尿酸水平升高,尤其是环孢素,相比他克莫司,升高尿酸的可能性更大。
5.利尿剂。呋塞米、托拉塞米、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可利尿,也可降压。这些药物会导致肾小球对尿酸盐吸收增加,从而出现尿酸升高。因此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选择降压药物时应避免氢氯噻嗪等利尿剂。
6.抗结核药。如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这些药物与尿酸竞争有机酸排泄通道,减少尿酸排泄,从而引起尿酸升高。
7.β受体阻滞剂。即洛尔类,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临床主要用于控制心率、治疗高血压等。大剂量应用洛尔类时,可能增加血尿酸水平。
8.双胍类。如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临床应用广泛,使用过程中会减少尿酸排出,导致尿酸水平增加。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高尿酸血症危害大,需要从控制饮食、规律用药、定期复查等方面规范治疗。如果患者本身合并高尿酸血症或痛风,又确需服用上述药物,建议至药学门诊咨询专科临床药师,根据情况调整用药方案,将药物副作用控制在合理范围。▲(谯玲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