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太强势怎么沟通
-
![](https://sb-a16y6q7k5z00x2.s3.ap-southeast-1.amazonaws.com/news_images/8/79816/1.jpg)
湖南潘女士来信:我今年32岁,是个普通职员。工作上可以说是得心应手,和同事相处都不错;我和丈夫是研究生同学,一直以来和谐共处,很少矛盾。但结婚怀孕后,我的家庭让我有些苦闷。
婆家的条件比较好,全款给我们买了车和房,经济上帮了我们很多。我是独女,丈夫是独子,怀孕后,我妈妈和婆婆都开心极了。因为房子比较大,本来想着她俩同时过来照顾我,可婆婆却擅自请了保姆。我妈可能感觉这里不需要她,回老家后就没再来过了。
我的婆婆来了后就没走过,估计最近几年都不会离开。她一来,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她说了算,我在家里已经没有发言权。孩子出生后,我奶水不太好,她直接就说“不用喂奶,冲奶粉就行,营养更好”,但其实我更希望喂母乳。还有几次,我想自己给孩子洗澡,婆婆却拦着,说让保姆来;我想陪孩子睡觉,她说陪孩子睡不好,让保姆带……她的好意是让我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我觉得老人家好心,就都照办了。
但其实我平时工作不太忙,先生出差多,很少在家里,我就会自己在房间追追剧、刷刷手机;有时候还跟朋友出去旅游。婆婆和保姆也确实比较擅长照顾孩子,现在孩子长得白白胖胖的、很少生病,我也感到欣慰。
然而,现在孩子快两岁了,我突然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孩子跟我一点也不亲。我带她去玩,如果奶奶和保姆不跟着,她就不愿意,哭闹着要回家;我想让孩子跟我睡,她也不愿意;我想带孩子回老家看爸妈,但根本不可能,因为孩子看不见奶奶和保姆就会哭。仿佛在孩子眼里,我这个妈就是个外人。我感觉太失败了,该怎么办呢?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葵回复:从描述上看,您的家庭结构井井有条,家中关系比较和睦,能够得到财务、良好亲情的支持。但目前有两个来自家庭成员的压力:一是和婆婆的相处问题,二是与孩子缺乏亲密。这两个压力是联系在一起的,解决之道也环环相扣。
您的婆婆非常有主见,在家里已经是一家之主。面对强势的家庭成员,通常来说矛盾、冲突难以避免,但您们的相处一直以来都挺和谐,这说明,有一方在不停退让。相信您也意识到了,您始终在积极地避免冲突发生,主要采取两个策略:一是尽可能听从安排。您婆婆确实是一个生活经验丰富的人,且非常关心家庭,因此或主动或被动,您大部分时候会接受她的建议。二是减少跟婆婆在一起的时间,无论是待在自己的房间还是外出旅游,通过让渡自己做决定的权利,你维持了家里的和谐。
然而,这么做最终出现了严重“副作用”,就是您和女儿疏远了。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谁陪的时间多、谁能在第一时间响应她的需求,她就跟谁亲。过去两年中,由于顺从婆婆,您在陪孩子的时间上确实比较少,感情联结相比弱,这让您感受到了挫败和失落,这种苦涩滋味一定不好受。改善这种情况,“ 远离婆婆”和“靠近孩子”需要同步进行。
远离婆婆并不是指物理距离,而是心理距离,即不要放任自己无限地顺从婆婆的安排。建议您该沟通时还得沟通,清晰、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最好从三方面考虑:一是真诚地感谢婆婆和保姆的付出,谢谢她们帮助维护了家庭的秩序,把孩子照顾得妥妥贴贴;二是当婆婆建议您把重心放在工作上、不必担心孩子时,您需要及时表示自己工作方面比较顺利,平时有充裕的时间,请婆婆放心,自己有余力照看孩子;三是“找外援”,请丈夫帮忙参谋一下以怎样的方式与婆婆沟通更合适,或借丈夫之口告诉婆婆,你希望有更多的亲子时间,并让她知道,孩子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母亲的参与和陪伴。
靠近孩子方面也需要技巧,不要急于求成。可以在奶奶或者保姆与她在一起的时候,作为一个“第三者”或“第四者”的身份出现在孩子身边,慢慢拉近彼此的距离,不要让孩子感到强迫。随着孩子长大,需要接触更多知识和人群,如阅读、与同龄人交流、参加兴趣班等,在这些事情上,父母的陪伴与帮助越来越重要,也是与孩子培养感情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