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化肥公司启动首座纯碱工厂建设 助力下游产业发展 减少进口依赖与碳排放
-
 
                    印尼化肥公司(PT Pupuk Indonesia Persero)总裁拉赫马德·普里巴迪(右三)与相关部门代表共同出席于10月31日在东加省邦唐举行的纯碱工厂奠基仪式。
 【本报讯】国有化肥企业印尼化肥公司(PT Pupuk Indonesia简称PI)于10月31日在东加省邦唐(Bontang)举行纯碱工厂奠基仪式,标志着我国首个纯碱生产项目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额约为5万亿盾,资金来源包括公司自有资金及国内银行融资。
 
印尼化肥公司总裁拉赫马德·普里巴迪(Rahmad Pribadi)在10月31日于邦唐举行的奠基仪式上指出:“这一项目的构想早在三十年前便已提出。此次开工建设,是落实总统八项愿景中推进产业下游化的重要举措,也恰逢普拉博沃政府执政一周年。一年前,总统曾明确指示,要坚定不移推进下游产业发展,切实增强国家工业体系的自主性与韧性。”
 
据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降低我国对纯碱进口的依赖,并通过氨的下游转化,每年可生产10.5万吨纯碱,同时吸收17.4万吨二氧化碳(CO₂)作为原料,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
 
项目还将利用副产品氯化铵(ammonium chloride)作为直接氮肥或氮磷钾(NPK)复合肥的原料,以支持国家粮食安全。此外,纯碱与氯化铵的销售也将为公司带来新的营收增长点。
 
项目计划于2028年3月建成投产,纯碱和氯化铵的年产能各为30万吨,产品将面向国内市场及出口市场供应。
 
在配套基础设施方面,工厂将设立散装仓库与袋装仓库,其中包括各2万吨的散装纯碱与氯化铵储仓,各5,500吨的袋装仓库,以及5万吨散装氯化钠(NaCl)仓储设施。
 
项目建设期间预计可带动约800个就业岗位,投产后将提供约86个长期岗位。
 
目前,国内纯碱与氯化铵需求仍完全依赖进口。仅2024年,国内纯碱进口量达80.167万吨,氯化铵进口量为31.267万吨。
 
拉赫马德·普里巴迪指出:“目前我国每年进口纯碱约100万吨,并且需求仍以每年5%至6%的速度增长。工厂投产后,不仅可实现纯碱的国产化替代,还能取代氯化铵的进口供应。这一化肥原料在棕榈油种植业中至关重要,对保障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他同时叮嘱东加化肥公司(PT Pupuk Kalimantan Timur)总裁古斯里扎尔(Gusrizal),务必严格按照既定时间表、质量标准与资金计划推进项目建设,并始终把安全生产和规范管理作为首要任务。(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