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周四(4月24日),印尼财政部长丝莉·慕利亚妮在雅加达举行的线上金融系统稳定委员会(KSSK)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印尼政府正积极推进的美国“互惠关税”谈判进展。
丝莉表示,印尼经济统筹部团队正继续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进行技术性讨论。此前,印尼政府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已达成共识,将在未来60天内启动密集关税谈判并制定合作框架。
除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外,印尼政府还与美国商界保持密切沟通,包括在印尼拥有投资企业的美印协会(Usindo)和美国商会。
她称:“美方持续就印尼对美互惠关税措施的立场提供反馈与建议。”
丝莉还将于周五(4月25日)下午会见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此外,东盟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会晤,讨论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

印尼对美谈判五大要点
丝莉表示,截至目前,印尼已向美国政府提出五大核心主张:
1.选择性调整美国产品进口关税:对美国特定商品实施差别化关税政策。
2.扩大美国产品进口规模:增加对未在印尼生产的油气产品、技术设备及农产品的进口量。
3.税收与海关改革:推动国内税务系统与海关管理制度现代化。
4.优化非关税措施:调整国内成分要求(TKDN)政策,改革进口配额制度,并简化各部委技术性法规。
5.建立快速贸易救济机制:针对进口商品激增情况实施敏捷的贸易救济措施。
她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这些政策改革旨在促进经济增长,同时确保宏观经济政策稳定及国家预算可持续性。”
丝莉指出,美国当前政策方向仍高度不确定,中美之间的关税报复措施博弈仍在持续。印尼正以积极姿态参与谈判,阐明国内政策承诺及改革措施,并密切关注美国政策动向及其他国家的谈判或反制反应。
她补充称:“未来90天的缓冲期为我们争取了沟通时间,待行程结束后将综合各方进展制定方案。”
丝莉强调,印尼凭借稳健的国内经济、结构性改革、生产力提升及农业部门的粮食安全保障,在谈判中处于相对强势地位。
她总结道:“这些因素增强了印尼经济的韧性,使我们能保持议价能力。谈判本质是相互妥协,最终寻求双赢——这也是各方共识。”

确保中立立场应对中美紧张
丝莉表示,在美中相互加征关税引发的紧张局势下,印尼始终保持中立且受尊重的谈判立场。她在新闻发布会强调:“无论是作为东盟最大经济体,还是与关系持续紧张的中美两国打交道,印尼始终秉持中立立场,并赢得各方重视。这一优势需我们共同维护。”
她透露,印尼已与中国财长举行双边会谈,中方对深化合作表示欢迎并发出访华邀请。与此同时,美国也表态希望加强与印尼的关系。这位财长对印尼的经济基本面保持乐观,认为稳健的经济表现是应对全球动态局势的重要支撑。
此前,印尼国家经济委员会(DEN)副主席冯慧兰建议政府在应对特朗普关税政策时同步与中国协商。4月13日,她在尤多约诺研究所举办的“全球动态与发展:地缘政治、安全与经济”论坛上指出:“我们需采取前瞻性外交,不仅与美国,也要与中国保持接触。”她强调中国在应对美国压力的同时,必将寻求与东盟加强联系,因此“印尼应秉持诚意展开谈判”。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发酵,印尼作为全球镍资源大国和新兴市场代表,其战略选择对区域经济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分析认为,印尼正通过多边平衡策略,在确保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提升在区域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