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府警示大米、红葱、食用油等食品价格上涨 地区差异明显
-

8月5日,在中苏拉威西省帕卢市Masomba传统市场,工人正在将大米分装入10公斤包装袋。
【本报讯】总统府办公厅(KSP)警示称,中等质量大米、红葱、大蒜及Minyakita品牌食用油的市场价格处于“不安全”状态,并存在较大的地区间价格差异。
总统府办公厅代任经济与粮食事务副主任埃迪·普里约诺(Edy Priyono)指出,截至2025年8月8日,中等质量大米在全国一、二、三区均高于政府设定的最高零售价格(HET),且差价幅度较大。
“根据我们8月8日的监测,至少有四种大宗食品需要特别关注。首先是中等质量大米,无论在一区、二区还是三区,价格都显著高于最高零售价格,且处于不安全状态,”埃迪在内政部主持的2025年地区通胀控制协调会上通过YouTube视频会议表示。
埃迪介绍,中等质量大米在各区域价格持续上涨,且与HET的价差不断扩大,显示出各地区间价格分化严重。
数据显示,一区中等质量大米价格已达每公斤1.4271万盾,较HET(每公斤1.25万盾)高出14.17%。一区包括爪哇、楠榜、南苏门答腊、巴厘、西努沙登加拉及苏拉威西等地。
二区价格亦持续上涨,突破HET(每公斤1.31万盾)至每公斤1.4859万盾,涨幅13.42%。二区涵盖亚齐、北苏门答腊、西苏门答腊、明古鲁、廖内、廖内群岛、占碑、邦加勿里洞、东努沙登加拉及加里曼丹等地。
三区价格涨幅最为显著,中等质量大米每公斤价格已达1.9075万盾,较HET(每公斤1.35万盾)高出41.3%。三区包括马鲁古及巴布亚地区。
除大米外,红葱头价格亦大幅高于销售参考价(HAP)上限,每公斤达5.66万盾,比上限(每公斤4.15万盾)高出36.39%。
大蒜价格同样超过HAP,每公斤4.33万盾,高于上限(每公斤3.8万盾)13.95%。Minyakita食用油价格上涨14.65%,由每升1.57万盾升至1.8万盾。
按周统计,中等质量大米价格在15个省份上涨,9个省份下降,14个省份保持不变。(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