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工业部表示,已享受整车(CBU)电动汽车进口优惠政策的企业,须自2026年起履行在印尼生产的义务,并达到规定的本地化率(TKDN)。
 
工业部海事、交通工具及国防装备产业司司长马哈迪·通古尔·维恰克索诺(Mahardi Tunggul Wicaksono)26日在雅加达介绍,目前共有6家企业获得相关优惠,包括比亚迪汽车印尼公司(BYD)、越南VinFast汽车印尼公司(VinFast)、吉利汽车印尼公司(Geely)、小鹏旗下的Era Industri Otomotif公司(Xpeng)、National Assemblers公司(旗下品牌包括Aion、雪铁龙、上汽大通及大众)以及英之杰Inchcape Indomobil Energi Baru公司(GWM欧拉)。
 
根据规定,上述企业的电动车整车进口优惠政策将于2025年12月31日到期,届时免征进口关税和奢侈品消费税等优惠措施将停止。自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相关企业必须在印尼生产与此前进口规模相当的电动车产品,并严格遵循TKDN比例要求。
 
“企业在履行义务过程中,还需逐步提高本地化比例,从40%逐步提升至60%,”通古尔说。
 
总统令第79号(2023年)已明确电动车本地化率的目标:2022年至2026年须达到40%,2027年至2029年提升至60%,2030年起须达到80%。通古尔指出,“在2026年前主要通过CKD(完全散件组装)方式实现,2027年起则需通过IKD(半散件组装)模式,否则无法达到60%的标准。而80%的目标则须依靠零部件本地化制造逐步实现。”
 
根据工业部数据,6家参与企业计划新增投资总额约15万亿盾,并计划增加产能30.5万辆。其中,两家企业将与本地组装厂合作(吉利汽车印尼公司和Era Industri Otomotif公司);两家企业扩大产能(National Assemblers公司和英之杰Inchcape Indomobil Energi Baru公司);另外两家企业则在印尼新建整车工厂(比亚迪汽车印尼公司和VinFast汽车印尼公司)。
 
通古尔表示,印尼电动车生态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使电动车保有量逐年攀升。2024年印尼电动车总量已达20.7万辆,同比增长78%,高于2023年的11.6万辆。
 
其中,混合动力汽车(HEV)市场份额由2021年的0.28%升至2025年7月的7.62%,纯电动车(BEV)份额同期由0.08%跃升至9.7%。与之相对,内燃机汽车(ICE)市场份额则由2021年的99.64%降至2025年1至7月的82.2%。
 
“这一趋势表明,消费者正在转向更加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也反映出政府相关政策和激励措施已开始发挥积极成效,”通古尔说。
 
业内人士指出,这一发展态势显示印尼正沿着正确轨道加速推进低排放交通体系转型。(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