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先正达印尼公司(Syngenta Indonesia)推出两项战略创新,旨在支持水稻种植转型及强化国家粮食自给能力。这两项创新体现为《水稻优化种植指南》手册以及于8月27日在西爪哇省芝坎佩克镇先正达研发中心正式启用的无人机学习中心。
这两大创新是先正达印尼支持国家粮食安全的具体实践。随着印尼人口突破2.8亿,大米需求持续增长,亟需创新解决方案优化国内水稻生产。目前全印尼大米年产量已达3400万吨,但仍需应对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先正达承诺通过创新技术和可持续农业实践助力农民提升水稻生产力。
 
全面水稻种植指南
《水稻优化种植指南》凝聚了先正达陪伴农民实现高产的经验与智慧,汇集了来自农户、农技推广员及学者的建议。该指南涵盖完整种植链条:从土地准备、水源管理、选种育苗、插秧密植、施肥保土、综合植保到采收管理。在可持续方面,创新推出秸秆处理、堆肥与生物炭技术,并推广农业无人机及物联网应用。同时重点关注农户安全,详细阐释“六个准确”原则、植保产品校准规范及先正达五大黄金准则。
先正达印尼总裁埃里安托表示,该指南是公司提升水稻产量的切实举措之一。公司培育的“10吨公社”农民社区已实现每公顷超10吨的产量。他在书面声明中强调:“这本指南与10吨公社的结合,将助力农民增收致富,践行‘MAJU农民愿景’。”
印尼粮食事务部长祖基弗里·哈桑通过粮食农业协调副手维迪亚斯图蒂致辞,高度赞赏先正达印尼公司对国家粮食安全与主权的支持。“先正达的创新农业技术已成为推动印尼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伙伴。期待该指南能惠及广大农户和农技推广员。”
该指南致力于为农业从业者提供实用解决方案:为农民简化复杂技术信息,提供田间难题速查参考;为农技员提供精准一致的指导标准,促进与农户的高效双向沟通。
 
无人机学习中心:推动农业现代化
除出版指南外,先正达还正式启用无人机学习中心。该设施让农户获得无人机实操经验,实现精准施肥施药,提升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冲击。此举彰显了公司推动印尼农业现代化的承诺,无人机技术不仅提升效率,更促进环境友好型农业实践。
约700名来自西爪哇、东爪哇和中爪哇的“10吨公社”成员参加了发布活动。他们的成功证明在适当知识技术支持下,每公顷10吨产量目标可实现。加拉横10吨公社负责人罗辛表示:“该指南对种植帮助极大,今天我们还在先正达无人机中心学习了节省施药时间的无人机技术。”
此次活动成功举办印证了政府、私营部门与农民在推进印尼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形成的坚实协同效应,完美诠释了先正达“MAJU农民愿景”中“团结如一”的理念。作为先正达25周年创新系列活动的延续,公司于8月28日在东爪哇省岩望县推出杂交水稻种子Ningrat NK-2133并举行检疫实验室揭牌仪式。(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