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达5.12%,本应成为商界尤其是房地产行业的利好消息。然而,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数据却呈现相反趋势。
印尼房地产协会(RED)的会员企业家指出,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出现异常销售状况,房产交易实际上停滞不前。
尽管政府已将增值税补贴政策(PPN DTP)100%延长至今年年底,房产交易停滞现象依然体现在各类房产品种的销售中。
通过住房融资流动性便利计划(FLPP)的房产销售仍缺乏吸引力。截至2025年8月初,FLPP渠道的销售量仍不足目标的50%,而该计划本是实现300万套住房供应目标的重要支柱。
2025年上半年,垂直住宅(即公寓和共管公寓)的销售也经历了类似的情况,尽管政府推出了100%免征增值税的激励措施,公寓市场仍未见起色。
事实上,今年前六个月雅加达的公寓成交量仅150套,较年均3560套的过去十年平均水平大幅下滑。
在2012-2014年房地产曾出现繁荣期,2015年起市场开始下行,至2020年后,年均销量仅维持在1,000套左右。
由于市场吸收能力疲软,今年雅加达确定不会有新公寓项目推出,这与过去十年年均4100套的新增供应量形成鲜明对比。
从市场角度来看,占比49%的中下阶层占据了公寓购买者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中产阶级占44%,中上阶层约占7%。
政府试图通过多项刺激政策提振房地产销售,因为此行业被视为对经济具有显著的乘数效应。然而,这项政策的效果尚待观察。
货币政策方面,印尼央行持续下调基准利率(BI Rate),上周央行再次降息25个基点至5%,使今年累计降幅达100个基点。
企业家们对此次降息表示欢迎。他们希望这能为房地产市场的销售带来一股清流。然而,企业家们仍然担心,基准利率的下调不会立即引发抵押贷款利率的下调。
本报认为,尽管政府已出台多项激励政策,但购房热情最终取决于民众的购买力。
企业家在销售产品时,也需要考虑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年轻一代的需求。由于房价上涨曲线与收入成反比,许多富有生产力的年轻人尚未拥有自己的房产。
因此,Z世代的消费取向是旅行或消费性支出。好消息是,一些外国开发商开始进入市场,瞄准Z世代。印尼因其人口红利而被视为前景光明。
但要吸引Z世代群体,仍需通过创新手段平衡产品设计与价格可及性,尤其需考虑收入有限年轻群体的承受能力。
政府决不可放任房地产行业长期陷入低迷,因为经济增量的核心动力仍寄托于这一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