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印尼环境部/环境控制局(KLH/BPLH)表示,美国拒收的部分印尼出口虾产品中所检测出的放射性铯-137(Cs-137)含量,远低于印尼及国际相关标准限值,不会对食品安全构成实质威胁。
 
KLH/BPLH执法副部长里扎尔·伊拉万(Rizal Irawan)介绍,美国相关部门检测结果显示,这批产品的Cs-137含量在每公斤60至114贝可勒尔之间,而印尼的国家限值为每公斤500贝可勒尔,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规定的标准更高,为每公斤1200贝可勒尔。
“虽然检测值远低于限值,但国家仍将积极作为,切实保障出口食品安全。”他说。
 
里扎尔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产品如何受到污染。初步调查显示,污染源可能来自加工环节的设备。执法团队目前正在对多家企业展开调查,包括PT Peter Metal Technology(PMT)和NAC公司。
 
“目前仍处于收集证据和调查取证阶段,尚未进入确定涉案责任人的环节,”他补充说。
 
KLH强调,相关执法工作将跨部门展开。印尼国家警察刑事调查局(Bareskrim)负责刑事层面的调查,KLH则重点查处违反《2009年第32号环境保护与管理法》的行为。如经认定造成环境损害,还可能面临民事责任。
 
由KLH、国家警察、国家研究与创新署(BRIN)以及印尼核能监管局(BAPETEN)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发现,在万丹省芝坎德工业区一家金属废料加工厂内,辐射剂量率在每小时0.3至0.5微西弗之间,高于正常水平的每小时0.1微西弗。
 
印尼环境部长哈尼夫·法伊索尔·努罗菲克(Hanif Faisol Nurofiq)12日表示,政府已在相关区域设立环境警戒线,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止污染扩散,并最大限度保护周边居民和劳动者的健康安全。
 
“我们不会容忍任何危害人民生命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工业行为。本次调查充分体现了政府在防范辐射风险、守护公共健康和生态系统方面的坚定决心,”他说。
 
他强调,凡经查实存在辐射污染风险的企业,环境部将依法追究刑事及民事责任。政府的整治行动不仅是为了确保出口食品的安全稳定,更是着眼于维护民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