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内政部长迪托(Tito Karnavian)强调,农业工业化将是提高附加值、增强竞争力以及推动印尼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战略。
他声称,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途径不仅可以通过制造业,还可以通过农业和种植园的工业化,增加粮食产品的附加值。
周一(22/9),内政部长在雅加达由农业部举办的加快优先种植商品下游化项目协调会议上表示,“通过在农业和种植园及其衍生品领域进行工业化,也是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产业,”
他举例称,新西兰(New Zealand)已成功通过农业和畜牧业基础实现繁荣的国家,即使没有投入汽车、电子或其他高技术产业那样的大型制造业。
他接着表示,新西兰能够依靠农业和畜牧业推动经济发展,而不像其他国家那样依赖大型工业化。
迪托阐明,新西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黄金、铜和煤炭,这些资源大部分尚未开发,这使得新西兰在其他国家的资源开始枯竭时可以成为战略储备。
“那里(新西兰)人口有500万。1998年我在那里留学的时候,那里人口只有300万。船只和羊的数量有7000万。牛的数量有数千万头。鹿的数量也有数千万只。”
迪托表示,农业工业化意味着将食品、种植园和畜牧产品加工成高价值的下游产品,就像韩国通过各种出口质量的保健产品创新开发人参一样。
他指出,印尼拥有的药用植物、香料及农产品资源远比许多国家更具多样性,因此通过专业化包装与营销,工业化领域潜力巨大。
“ 印尼的药用植物产品资源极为丰富。在我看来,问题仅在于我们尚未充分开发这些资源。”
迪托强调,农业产业化将强化粮食安全体系,创造新的就业机会,通过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并推动包容性经济增长,从而提升农民福祉。
农业下游化战略正如普拉博沃总统的愿景所述,他将粮食自给自足作为首要发展重点,并拨出高达371万亿盾的预算支持。
因此,内政部长提醒地方政府不应只关注原材料生产,而应共同推动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使印尼能在全球市场中具备竞争力。
“若说我们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须发展如汽车制造等工业,我对此持不同意见。以新西兰为例,他们并未采取这种模式,而是专注于发展农业、种植业和畜牧业加工产业。”内政部长如是说。(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