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投资与下游化部(BKPM)表示,得益于持续创新及商业模式的转型,国内鞋类及鞋履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
 
投资与下游化部投资推广副部长努鲁尔·伊赫万(Nurul Ichwan)10月11日在雅加达发表声明指出:“目前国内鞋类产业的竞争力处于较高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兴及现有企业在产品和技术方面不断进行的创新。”
 
他表示,随着行业创新的不断深化,市场也自然形成了“优胜劣汰”的机制——具备创新能力的鞋类产品和企业能够赢得市场认可,而缺乏创新的企业则逐渐被淘汰。
 
努鲁尔进一步介绍,目前鞋类行业的商业模式已发生显著变化。越来越多拥有品牌的企业专注于设计、研发及原材料质量管控,并着力开发更健康、更舒适的鞋品。
 
“许多品牌商并不直接从事生产,而是通过分包或委托合作的方式,交由具备制造能力的工厂生产品牌鞋款。品牌方自身主要专注于研发、设计与市场拓展,”努鲁尔补充说。
 
另一方面,印尼老牌鞋履企业PT Bata有限公司(Sepatu Bata Tbk)近期宣布关闭其位于西爪省普瓦加达的工厂。公司管理层表示,此举旨在提高运营效率、优化成本结构。
 
Bata公司董事兼秘书哈塔·图图科(Hatta Tutuko)指出,工厂关闭的决定是为确保企业长期经营的可持续性。公司将通过与本地供应商及合作伙伴的协作,继续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
 
“这一决定经过了深思熟虑及多方评估,并获得相关方批准。Bata仍将坚定履行在印尼市场投资与服务客户的承诺,”哈塔表示。(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