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交通部航空运输总局宣布,计划在全国六个战略地区建设综合性航空维修中心(Approved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简称AMO),以加强国家航空维修产业体系,提升印尼在东南亚地区的竞争力。
 
交通部飞机适航和运营司(DKPPU)司长索希布·阿尔·罗赫曼(Sokhib Al Rokhman)于10月14日在雅加达出席“印尼航空维修与大修峰会(IMROS)2025”期间表示:“我们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六个航空维修中心,以推动印尼航空维修产业实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索希布介绍说,六个AMO中心将分别布局在印尼西部的巴淡(Batam)、克尔塔加蒂(Kertajati)和楚鲁格区布迪亚托机场(Budiarto Curug),中部的锡江(Makassar),以及东部的蒂米卡(Timika)和森塔尼(Sentani)。这些区域被视为印尼航空维修产业的关键节点。
 
他表示,该建设计划是交通部推动航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一体化航空维修基地,加快印尼航空工业迈向自主高效的新阶段。
 
索希布指出,强化航空维修产业(AMO)是政府的重点战略之一。交通部正积极筹备建立“印尼航空维修中心”(AMO Center),以构建面向全球市场的航空维修生态体系。
 
他强调:“我们希望这些中心能成为区域级航空维修枢纽,可与新加坡实里达(Seletar)、马来西亚梳邦航空园(Subang Aerospace Park)、泰国廊曼(Don Mueang)及越南乌塔堡(U-Tapao)等国际知名维修基地比肩。”
 
索希布认为,印尼在地理位置及市场需求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具备成为区域航空维修中心的潜力。政府也将借鉴马来西亚的模式,将部分区域(如克尔塔加蒂与布迪亚托·楚鲁格)发展为具有特别经济功能的航空维修产业园区。
 
他透露,巴淡地区的项目已由狮航集团(Lion Group)旗下的巴淡航空技术公司(Batam Aero Technic,简称BAT)率先启动投资,随后印尼鹰航维修设施公司(Garuda Maintenance Facility,简称GMF)也计划扩大在该地区的运营。
 
交通部长杜迪·普尔瓦甘迪(Dudy Purwagandhi)已明确表示,全力支持克尔塔加蒂和布迪亚托·楚鲁格航空维修园区的发展,加快推进相关土地与基础设施的准备工作。
 
索希布还指出,AMO中心的建设将采用非国家预算投资(non-APBN)模式,通过政府与国内外航空维修企业的公私合作(PPP)与合资(joint venture)形式进行。政府负责提供土地与基础设施,而维修设施建设和设备投资则由私人企业承担。
 
“这种合作模式将为印尼航空产业带来更多国际合作机会,例如波音与GMF或空客与本地伙伴的协作,就像新加坡和泰国的成功经验一样,”索希布说。
 
他补充表示,位于蒂米卡与森塔尼的AMO中心将专注于小型飞机的维修与支持服务,尤其是赛斯纳(Cessna Caravan)与皮拉图斯(Pilatus)机型,以满足印尼东部地区的运营需求。(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