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将停止整椰子出口 极需改善上游贸易
-

商贩们在东爪哇省南海璋(Lumajang)的Ranuyoso市场摆放椰子。
【本报讯】政府在停止整椰子出口的同时,必须解决国家椰子产业上游的根本问题,从生产量呆滞直至贸易无秩序。
近期来,农业部计划,通过停止整椰子出口,最大限度地促进下游加工。
这将使印尼的整椰子能在国内加工成高价值产品,例如初榨椰子油和椰奶。
关于下游加工,经济改革中心 (CORE) 的农业研究员 Eliza Mardian 强调了几个问题。
她透露说,目前,印尼超过90%的椰子种植园由小规模农户管理,其中大多数仍在使用传统方法,缺乏现代化的种植管理,也不了解良好农业规范 (GAP)。“椰农缺乏规范的种植和收获模式。他们没有考虑补种或理想的收获时间。因此,产量停滞不前是自然而然的。”
她将此与棕榈进行比较,棕榈采用大规模种植系统和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模式。
Eliza解释说,印尼的椰子往往在民众土地上野生野长。
换句话说,尽管椰子潜力巨大,但尚未像棕榈那样被视为战略性种植园商品。
因此,政府需要中长期性努力,将椰子生产系统转变为有计划的种植园系统,并实施GAP和现代化管理。
除此之外,Eliza 也强调国家椰子数据系统的薄弱之处。
由于缺乏有效数据,很难按地区分析生产潜力和国内需求。她解释说,“没有分析直接消费和工业需求,以及可以出口的数量。因此,当国外需求增加且出口价格具有吸引力时,企业家更倾向于出口,而不是供应国内产业。”
反过来,数据的缺乏导致国内市场椰子短缺,从而引发价格上涨。
下游加工仍处于浅层阶段
从下游方面来看,Eliza 评估说,印尼椰子的下游加工水平仍很低。大多数出口产品仍然是整椰子、椰蓉(Kelapa parut)或椰干。
相比之下,2024 年,菲律宾出口高达 98.6 万吨的椰子油,而印尼仅出口了 33.3 万吨。
她阐明,除此之外,在油脂化学品(棕榈仁油)等衍生产品方面,马来西亚位居世界第一,而印尼仅排名第七。“马来西亚从印尼和菲律宾进口大量椰子,但实际上,这些椰子的附加值是通过深度下游加工获得的。”
Eliza强调说,如果不改善贸易体系,不进行更现代化的上游管理,下游加工将难以实现。
她总结说,“如果椰子产量不增加,贸易体系维持现状,下游加工就只是一句口号。” (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