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面临国内外各种挑战,制造业仍保持强劲增长。政府必须采取适当且果断的措施,确保国家制造业未来发展更具活力和生产力。
"过去一年中,工业部门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各种挑战。因此,我们致力于持续提升国内工业化能力,以实现国家经济的韧性,"工业部长阿古斯•古米旺•卡塔萨斯米塔(Agus Gumiwang Kartasasmita)本周在雅加达举行的"红白内阁工业绩效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所面临的挑战多种多样。但感受压力最大的是在国内市场泛滥的廉价进口产品,无论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此外,还有许多来自保税区(KB)工业本应出口,却在国内市场销售的产品。国内方面,也因配额政策和工业天然气价格上涨等带来挑战。
工业部长指出,全球动态也冲击了国家工业。一些地区的战争仍未停止,包括俄罗斯-乌克兰战争和伊朗-以色列冲突。这些战争已引发供应链中断、能源价格飙升以及出口放缓。
目前,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8月期间,非石油天然气加工业(IPNM)  的平均产能利用率达到62%,表明国家工业生产仍有巨大的扩张空间。
普拉博沃•苏比安托总统对国家工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他强调了需要关注的四个要点:保护民族工业免受进口压力的影响;维持并提高生产产能利用率、保护工人和投资,以及加强生产技术以提升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此种形势下,国家制造业依然表现出色。在出口方面,制造业部门的表现也显示出强大的韧性。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8月期间,非石油天然气加工业(IPNM) 的出口额达到2029亿美元,占国家总出口额2576亿美元的78.75%。
投资者对工业部门的信心也持续高涨。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6月期间,制造业投资实现额达到568.4兆盾,占国家总投资额的40.72%。该投资增长也带动了劳动力吸收的增加。截至2025年2月,非石油天然气加工业部门吸收了1955万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13.41%。
业界的乐观情绪反映在工业信心指数(IKI)上,该指数在2025年9月达到53.02,表明处于扩张状态。而同期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也达到50.4。这两项指标均表明工商业者对工业前景依然持积极态度。
一些子行业甚至实现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例如,基础金属工业增速最高,达到12.27%,其次是皮革、皮革制品及鞋类工业(8.13%)以及食品饮料工业(6.18%)。此外,金属制品、电子与电气设备、化学与制药工业以及机械与设备工业也显示出约5到6%的强劲增长。
工业部长强调,政府将继续通过制定有利于国内工商业者的政策来保持工业扩张的势头。
我们仍然乐观地认为,由于市场机会不断扩大,尤其是出口市场,未来国家制造业将继续增长壮大。政府与欧盟(IEU-CEPA)和加拿大(ICA-CEPA)达成的协议,增强了人们对我国产品市场更加开放的前景的乐观情绪。
国内工业家仍在等待与美国达成贸易协定的技术性确定性,该协定预计将于12月最终敲定。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在美国以外地区(例如中国或印度)生产的美国品牌产品仍有可能继续享受免税进口优惠。
我们相信政府将采取恰当的政策,以保持工业的积极表现,同时把握住出现的机遇。当前形势应能成为国家工业巩固其在国内市场地位的契机,当然,也能借此推向各区域,特别是欧洲的出口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