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政府已拨付10万亿盾,用于支持基于知识产权(KI)的人民企业信贷(KUR)融资机制。
 
财政部长普尔巴亚·尤迪·萨德瓦(Purbaya Yudhi Sadewa)与经济统筹部长艾尔朗加·哈塔托(Airlangga Hartarto)已于11月17日(周一)在国家委员会协调会议上批准该政策。
 
印尼法律部长Supratman Andi Agtas周二(18日)在雅加达表示,这项批准使印尼成为全球第15个向中小微企业(UMKM)及创意经济从业者提供基于知识产权融资机制的国家。
 
他指出,法律部已与多个部委和机构(K/L)开展跨部门协调,以推动该机制的落地。
 
他希望知识产权所有者能够根据《2022年第24号政府条例》尽快通过KUR或非KUR融资渠道获得更广泛的资金支持。
 
这是因为,尤其是高校和研究机构在推动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研发与创新方面仍普遍面临资金限制。
 
“我们已与印尼人民银行(BRI)展开初步合作,同时也呼吁金融服务管理局(OJK)确保银行与非银行机构在知识产权评估机构设立后,能够落实政府相关信贷政策。”他说道。
 
该机制预计将于2026年实施,面向创意经济从业者在申请主要抵押品时使用。参与者需先向金融机构提交基于知识产权的项目,银行年利率为2.4%。
 
银行及非银行机构将要求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对项目进行估值。
 
融资额度将取决于估值结果。如需更高额度,持有知识产权证书或登记记录的申请者可提交额外抵押品。
 
“市场需求已存在,法律体系也已准备就绪,目前欠缺的正是研发资金。依托基于知识产权的KUR机制,我们可以更快推动创新发展。”他补充道。
 
今年,政府将为估值师准备相关工具并提供培训,以便该机制能在2026年顺利执行。
 
此前,法律部、合作社与中小企业部以及BRI已于2025年年中展开初步试点合作。
 
政府将在监管与估值体系强化后,进一步将机制覆盖至专利证书、工业设计及版权登记等领域。
 
与此同时,知识产权代理总局代总干事Hermansyah Siregar表示,基于知识产权的融资机制并非新鲜事物,全球多个国家已实施并取得显著成果。
 
全球趋势显示,自2009年以来,对软件、研发、品牌与设计等无形资产的投资已持续超过有形资产投资,并增长至2024年。这一变化凸显全球经济价值正逐步依赖创造力与创新,而非传统的物理资产。
 
印尼创意经济从业者人数已达2600万,而全国6300万家UMKM持续推出本土作品与品牌,因此该机制被视为填补国家融资缺口的重要潜力工具。
 
“知识产权总局(DJKI)未来的任务,是确保估值标准、知识产权数据整合,以及法律保护质量真正能够支撑该机制运行。”Hermansyah表示。
 
该机制的批准也强化了印尼政府将知识产权定位为战略性经济资产的政策方向。
 
知识产权保护将成为推动国家创意经济与创新生态的重要新基石。
 
为此,Hermansyah呼吁公众与UMKM尽快通过DJKI官方渠道登记并注册其知识产权,以便充分利用这一融资机制。(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