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 陈永杰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副教授 隋玉杰
生命时报记者 张 芳
 
入住养老院是一些老年人生命中的大事,特别是在“靠儿女养老”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选择在养老机构度过晚年更具挑战性。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2013年发表的一篇论文称,老人在入住养老院一年左右最易出现不适应状况。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陈永杰则表示,老年人的不适应时长因人而异,但不可否认的是,生活环境的改变是他们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住习惯了也会惦记家
《生命时报》记者在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的寿山福海养老机构,见到了两位近90岁高龄的老人。他们两人性格不同、入住养老院的理由不同,在感受上也各有喜忧。
尹先生,88岁,2019年8月入住。1995年,我从中科院高能物理所退休,后来被返聘,直到快80岁了才真正退下来。一开始,我跟老伴身体都不错,有时会去女儿那住几天,还时不时出门旅游。但后来,老伴因为椎间盘突出下不了床,家里人不愿意她这么大年纪还做手术,于是选择保守治疗。
我家住在3楼,没有电梯,连下楼买菜都越来越困难,再加上老伴行动困难,我们就想干脆住到养老院去吧,可以少麻烦子女,更好地照顾自己。
考察养老院用了一年时间,我们综合考虑了位置、环境、配套设施、价格等多种因素,才定下现在的这家。我和老伴住了单独的套间,现在快满 4年了,总的感觉还不错,饭菜可以直接送到门口,想娱乐有专门的活动室,医疗护理站也在楼里,有两次我半夜突然不舒服,值班医护人员都及时帮忙解决了。我还在网上买了个微波炉,可以在屋里“开小灶”。
但毕竟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生活,我们用了近半年时间才完全适应。刚住进来时,我们总觉得缺东缺西,房间里的无线网也不太行,难免想家。
现在老伴身体恢复得不错,我也有了新棋友,住得已经很习惯了,但仍忍不住惦记家里。现在房子一直托邻居照顾着,时不时就想再回去看看。
胡先生,87岁,2021年4月入住。老伴是2013年去世的,自那之后,我一直一个人生活。我喜欢旅游,从发电厂退休后就到处游玩,差不多已经跑了国内2/3的景点。2021年,儿子们不放心我一个人住,都想接我过去住,但我没答应,反而决定来养老院。这的住宿条件不错,环境也好,有很多活动场所,可我习惯了一个人生活,刚来时还真不太适应。一开始,我跟别人合住一间。室友跟我性格完全不同,我们爱看的电视不一样,作息也有差别。我因为太胖,夏天一定要开空调,晚上睡觉要用呼吸机,这对室友也有影响。因此没过多久,我就申请了单间,这才感觉自在多了。大概用了一个多月,我的作息比在家住时更规律了,按时吃饭、睡觉、活动,想老朋友了就微信聊聊天。有时候,儿子会在周末接我出去,玩上一整天。
我感觉,从独自生活到集体生活,确实需要适应,但不算太难。不过,住我旁边的老太太就不太行,天天惦记着回家跟儿女住一起,几天见不到家人就眼泪汪汪。她心里有压力,总担心病死在养老院,不如在家里儿女围绕。
 
非主动生活转变最难挨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副教授隋玉杰曾在2020年发表过一篇论文,以北京市一家养老院为研究对象,访谈了十多位老年人入住养老院的感受。她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老年人的不适应程度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非主动意愿入住。丰富的人生经历,赋予了老年人更强的适应能力。若他们对新生活的接受能力较差,很可能是受到了个人意愿的影响。隋玉杰曾见过一名独居老人,住着四居室的大房子,有一名保姆陪伴照顾,总觉得家里“没人气”,养老院“更热闹”,因此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生活状态。反之,如果老人是因为缺乏照顾、住房紧张等客观原因不得不入住养老院,甚至出现“被子女抛弃”的想法,心理上的那道坎便更难越过。
与期望有落差。调查发现,部分老人在入住前,对养老院存有偏理想化的想象成分,比如,认为护理员随叫随到、召之即来。入住后,他们发现很多事情与想象不同,就会觉得难以适应。
不适应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的变化。再好的养老院也属于集体生活模式,难以做到完全“个性化”。在这里,老人需要遵守一些共同规则,比如,相对固定的作息安排、食堂提供的大锅饭、出养老院要办请假手续等。自主权减少、满意度降低,适应难度也就随之增加。隋玉杰说,甚至有老人仅仅因为原本习惯的睡前洗脚,被养老院调整为下午洗脚,就感到极度不适应。此外,居住房间的私密性降低、小范围内的人际关系变复杂等,也会导致老人入住后不适应。
上世纪末,美国迈阿密大学老年病学荣誉教授罗伯特·艾其利,提出了一个有关老年人适应性的“持续理论”。其认为,老年人在适应内外部变化时,尝试维持原有的生活方式、活动和社会关系,将有利于他们进入新的社会角色,感受幸福和快乐。这一理论或许可以从学术角度解释,为什么老人初入养老院难以适应。
 
入住前做好准备
陈永杰说,从一般经验来看,老人入住养老院需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与环境格格不入的不适应阶段;二是认识到适应环境的必须性,选择妥协;三是调整适应后,形成新的生活模式。对大部分老人而言,不适应阶段不会持续太久,即便如此,它仍是养老机构和老人亲属必须关注的重点。如果老人入住一两个月后,仍然不爱搭理人、不跟其他人打招呼、不肯主动熟悉生活环境,或是经常念叨自己不属于这里,很可能说明老人融入新生活困难,需要提高警惕。
为尽可能缩短老年人入住养老院的适应时间,专家认为,至少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住前先考察。挑选养老院必须慎重,多跑几家,从价格、位置、环境、服务等方面综合衡量。这既是为了选到符合自己要求的养老机构,也是提前熟悉居住环境的过程。通常来说,越能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养老机构,越容易适应。目前,部分养老机构可以提供试住服务,不妨先去实地感受一下。
家人勤探视。亲情是老人最大的牵绊。在入住之初,家人应尽可能增加探视次数、缩短探视间隔,在机构允许的情况下,周末可带老人回家看看,或者一起出游。当发现老人与其他人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不再总惦记着回家时,就可以适当减少探视次数,让老人慢慢融入新的生活。
机构做疏导。在中高端养老机构,通常会有社工或护士专门负责老年人的情绪疏导工作。少部分养老院还会在老人入住前,主动与他们建立联系、增进沟通,以帮助老人尽快熟悉环境。
保留点念想。大部分老人在住进养老院后,仍希望保持与过去的联系。比如,有人时不时让孩子带着回家看看,归置归置东西,看着屋里收拾得挺干净,心里就高兴;有人空着家里的房子,不卖不租,即便知道房子能带来可观的收入;还有人总惦记着院子里的那棵石榴树……采访中,尹先生也告诉记者,他执意要找个离家近的养老院,就是为了能经常回家看看。隋玉杰认为,这种对原有住处的保留,也可以视为入住养老院老人的外在支持性因素之一,能在一定程度提升其适应性。因为住所的保留,会让老人觉得自己还有更多选择空间,在现实压力面前还能保有一定的自主性,即使这个选项几乎不会被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