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化痰祛瘀防治老年病
-
受访专家:岐黄学者,湖北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老年脑健康中医药防护技术与新产品研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王 平
生命时报特约记者 石和元 徐 波 夏 婧 陈 依
在我国传统五福中,寿是排在第一位的。古人对高寿有很多美称,七十为“古稀”;八十、九十为“耄耋”;百岁为“期颐”。老年阶段,是人一生中非常关键的时期,直接关乎寿命。目前医学界认为,60 岁以上可以称为老年人。作为青壮年时期的延续,很多老年病其实是在青壮年时得的,只不过到了老年期表现更为明显。因此,老年病的预防需要从年轻时抓起 。 本 期 ,《生命时报》特邀我国知名中医药经典和老年病专家,岐黄学者,湖北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老年脑健康中医药防护技术与新产品研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平教授谈谈老年病的防与治。
“银发浪潮”使老年病防治压力骤增
我国从 1999 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是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速度发展最快的国家。2021~2025 年,我国 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约有 1600 万,占全部 60 岁以上人口的 11% ,且以每年5.4%的速度增长。老年人容易罹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目前我国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超过 53%,老年失眠患病率为 14%~19%,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约为 19%。癌症患者中,60 岁以上的癌症患者占 61.11%。我国脑卒中人群 60 岁以上占 50.81%。
在王平看来,老年病具有发病缓慢、多病共存、病情复杂、症状隐匿、并发症多的特点。临床中,老年病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
一是老年人特有的疾病。这类疾病只有老年人才得,并带有人体衰老的特征,如老年性痴呆、老年性耳聋、老年白内障等。
二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这类疾病既可在老年前期发生,也可以在老年期发生,但以老年期更为常见,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
中医药延缓衰老、防治老年病具有特色和优势
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中医经
典,更是集中反映了先人对生命认识所独有的智慧,在对健康的理解和疾病防治方面有着丰富阐述。中医强调老年病致病因素的复杂性和疾病的多样性,治疗上强调药物、针灸、推拿、心理综合运用,注重形神兼养、动静结合、药食同用。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医学思想指导下,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延缓衰老、防治老年病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
老年患者面临着生理功能和代偿适应能力下降,多病并存而长期服药,对药物的代谢能力降低等困境。王平认为,应该发挥中医药立足整体、注重摄养、扶正祛邪、三因制宜、病后防复的整体医学优势,对老年病早干预、全覆盖,有的放矢地辨证施治,标本兼顾,同时注重疾病后期的康复调理。这样多方面综合调理,疗效更佳,也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药物剂量,减轻老年人医疗负担与心理负担。
传承中医精华,从虚、痰、瘀论治老年病
王平先后师从陈如泉、张六通、邱幸凡等全国名老中医,又留学日本信州大学老年医学中心。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内经学学科带头人,他带领团队读经典、悟经典、用经典,围绕《黄帝内经》衰老、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等相关理论,致力于中医经典理论的传承与实践工作。王平从事临床工作 30 多年,精于中医内科疑难杂病,尤擅老年人常见的失眠、健忘、体虚证防治。
从虚、痰、瘀论治老年病。根据“老人多虚”“老人多痰”“老人多瘀”等老年病的病理特点,王平总结出“元气损伤、痰瘀阻络”是老年病、慢性疾病的基本病机,“培元固本、化痰祛瘀通络”是防治老年病、慢性疾病的特色治法。他还建立了元气亏虚动物模型,研究大补元煎(出自《景岳全书》,由人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山萸、枸杞、升麻、鹿角胶组成)、人参养荣汤(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由白芍、当归、陈皮、黄芪、肉桂、人参、白术、甘草、熟地黄、五味子、茯苓、远志组成)等中药方剂对元气亏虚模型动物的作用机制。
从“培元固本、补肾化痰”防治老年痴呆。王平认为,老年人肾精虚损,不能生髓充脑,则脑海空虚,容易出现健忘、眩晕等症,提出了“元气亏虚、脑髓不足、脑失所养”是痴呆的发病基础,“肾虚痰浊,蒙蔽脑窍”是痴呆发病的关键病机,开展了从“补肾化痰、培元固本、醒脑益智”防治痴呆的系列研究及临床工作。开发的固本健脑液、益智温胆颗粒、生慧颗粒形成了医院院内制剂,并正在积极进行新药研制。
从“养元安神”论治失眠。老年人易出现夜寐不安甚至加重而彻夜不眠,王平认为,元气亏虚是老年失眠的致病
基础,情志内伤是诱发因素,痰瘀胶结为老年失眠的病理特点。中医药治疗老年失眠具有独特优势,培元、舒郁、化痰联用并给予及时的早期干预,对于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王平总结提出了“阴阳失调、营卫不和、元气亏虚、心神失养、神机失用”是失眠的主要病因病机,形成了“调理阴阳、宁神为先、多法联用、综合调理”的中医药防治失眠方案。
医药防治失眠方案。“老年病治疗有其困难性和复杂性,常规应用成年人疾病的诊疗模式往往无法起到很好的作用。”在王平看来,老年病防治应做到“审证求因、培元固本、杂合以治”,还需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气候、风俗、饮食习惯等差异对人体的影响,并针对复合病因进行综合治疗,多种方法合用。这种诊疗方法被称为“杂合以治”。例如中医治疗老年失眠,王平主张将独具特色的中医疗法,包括药物疗法、针灸推拿、运动导引疗法、五行音乐疗法、芳香疗法、认知疗法、饮食疗法等进行综合运用。
上工治未病,老年病重在预防
“老年病看似无法避免,其实可以预防。”王平提到,刚刚成立的湖北时珍实验室正是要聚焦老年健康重大基础性问题,揭示老年病发病规律与科学内涵,制定老年病防治方案,促进老年病防治大健康产品开发与相关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升人口老龄化应对能力,助力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王平认为老年人的养生保健,中医药也应全程参与,并给出以下建议。
天人相应 ,顺 应自然。养生要顺应四时,春三月养“生”,应晚睡早起,注重养肝,宜食用葱、蒜、韭等升补食物 ;夏三月养“长”,应晚睡早起,注重养心阳,顾护脾胃,宜清补,多食营养丰富的蔬菜瓜果;秋三月养“收”,要早睡早起,注重养肺,宜平补,食用芝麻、蜂蜜、梨等滋润之品,秋凉季节,暑热消退,人们食欲渐增,老人饮食要循序渐进;冬三月养“藏”,早睡晚起,注重养肾精,宜温补,多食鸡汤、骨头汤、核桃、黑枣等。因先天禀赋、形体特征、饮食习惯、居处环境、性别年龄等差异,老年人的体质也不尽相同。根据寒热虚实的区别,可以选取不同的措施,如气虚质多吃具有益气健脾的食物,按摩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向下量 4 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湿热质当饮食清淡,少食肥甘厚腻及刺激性食物。
恬淡虚无,全神增寿。中医讲“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这里说的神补就是指情志养生。老年之后,人的情志比较容易发生改变,容易出现喜怒忧悲无常 、忧郁多疑 、烦躁易怒等问题。因此,日常要保持乐观开朗、豁达宽宏,使情志顺畅、气机调达。只有脏腑之间和谐相安,机体才能健康。
动静结合,可登寿域。中医学认为,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结合则养神炼形。适当运动可提高心肺功能、保护心血管,还可以防止骨质疏松,减轻精神压力。对老年人来说,打太极拳、散步、慢跑、游泳、跳舞等有氧运动是最适合的锻炼方式。建议的运动频率及运动要求是: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每周 3~5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以微微汗出为宜。
药食互养,益寿延年。老年人饮食应当注意全面配伍、调理得当、粗细结合、荤素搭配,尽可能平均分配一天的摄食量,做到少食多餐,不漏餐。同时,还要注意顾护脾胃,做到“四少四多”:即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肉多菜、少药多食。
“保元固真,长寿可期。”王平说,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宝贵的气,人到老年多元气亏虚,可以通过药膳食疗、中药膏方、针灸、按摩、情志调养、养生功法、音乐疗法、芳香疗法等方式顾护元气。常用的冬季补养元气的膏方可以选择固元膏、大补元煎、益元散、补中益气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由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甘草、当归组成)等组方调剂。习惯方面,应做到尽量戒烟限酒,保持个人卫生,避免长期卧床,定期体检。▲